[实用新型]一种曝气气提提升水流的污染水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295.2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陈文峰;童莉;刘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C02F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曝气气 提提 升水 污染 水体 原位 治理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曝气气提提升水流的污染水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适用于受污染水体,如半封闭滞流性的河流、河流水库、海口港湾,封闭性非流动的湖泊、水库、池塘、人工景观水体等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原位治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一方面是水资源的需求缺口日益增大,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日益增多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加之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越来越多的氮磷营养物排放到天然水体中,造成许多河流、湖泊水体水质的富营养化。因此,如何治理这些河流、湖泊的水体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环境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保护环境同样需要可持续的污染治理技术。而现有的许多污水处理、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普遍面临着高耗能、资源浪费、占地面积大、构型松散和管理复杂等问题。因此,如何达到节能和控制减少碳排放,又能经济有效地治理城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污染,修复这些水体的生态环境,是解决我国河流、湖泊水污染难题和改善城市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的关键。而尽快开发和应用经济适用、节能减排型的水体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是解决这一关键难题的根本出路和有效途径。
面对城市河流、湖泊、水库污染的现状,我国在河湖水体污染治理方面,一般采用截污集中治理和清淤两种方法,但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目前的城市、乡镇、农村水环境整治方法,主要包括清除点源,进行截污后建集中污水处理厂,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机械清淤,调水等。但这些方法实施起来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代价很高,且存在各种限制条件。首先,截污和清淤难以彻底,而且建造和运行费极高,难以保证正常的运行;其次,从技术上讲,即便进行了较好的截污和清淤,由于河湖是一个开放的水环境,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和畜禽集中养殖场经处理后排放的达标废水,仍然含有一定的污染物;而广大农村散养畜禽的粪便,难以避免的人为垃圾丢弃,以及地表土壤中的有机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随雨、雪等大气降水的地表径流流入,河湖水体的水质会重新被污染,因此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河湖水体污染问题。
为此亟需开发建造费用低、经济适用的水体污染治理净化技术。对此人们提出水体污染原位治理净化技术,目前主要有水体曝气充氧、植物生态净化浮床、悬挂生物栅填料及其他生物强化技术等。
水体曝气充氧,是通过对水体进行曝气充氧,保证水体的好氧环境,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活性,降解污染物,同时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改善或缓解黑臭现象,以此促进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由于曝气充氧是在水体底部设置曝气装置,仅是利用水体本身少量的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氧化性降解污染物,因此能耗高、处理效率低,而且工程费用大,运行费用高;并且水体曝气充氧修复会受到水体微生物与水的混合程度、微生物活性等的影响,效果不稳定。
植物生态净化浮床,是在水体中采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床,吸附水体中的悬浮物,并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成为无机物。由于生物膜载体植物受天气条件、水中溶解氧影响较大,存在处理效率低和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并且生物膜不易脱落,生物膜活性低,处理效率低且不稳定。
悬挂生物栅填料,是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原理,通过在水体中设置支架并悬挂生物栅填料,同时曝气充氧,利用在填料上生长的微生物,在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对水体污染进行原位处理。由于采用的生物栅,是悬挂型填料,一是存在生物膜形成速度慢,同时生物膜附着材料固定生物膜不易脱落,生物膜与污染物接触不充分,传质速率低,导致膜微生物活性较低,处理效率也不高;二是悬挂生物栅填料采用刚性结构框架,并且需要将曝气管固定在框架底部,其移动性受到水体底部地形的限制,不能直接移动,通常在设置区内水质指标恢复后,须拆除后转移到其他区域重新安装布置,方可继续利用;三是施工难度大通常不设置曝气装置,处理效果受到水体溶解氧及复氧能力限制。因此该技术装置设备和工艺复杂,工程难度大,建造费用高,难以实际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净水机
- 下一篇:浮动式生态水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