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片岩相似材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270.2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庆;梁恒;周辉;刘继光;卢景景;杨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岩相 材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片岩相似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变质岩是工程中常见岩石的一种,片理构造是变质岩的一种构造类型,片理构造岩石的特征是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以及片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的间隔分布,其层厚小于工程地质薄层状岩体的层厚标准。这些特征是影响片岩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而矿物成分和含量的不同也会对片岩的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片岩的成因,同一钻孔中试样的矿物组成具有很强的不均质性,这就对研究片岩的构造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产生了干扰。因此,利用相似材料的均质性可控的优点,控制相似材料组成成分的同时控制片理面倾角,制作的片岩相似材料对研究岩石片理构造的力学性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片岩相似材料的制作上,国内外主要将片岩当作层状岩体进行考虑:
现有技术中提及了一种多互层模型材料的薄层切割装置,将两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切割平移吸附,制作出了互层状的相似材料;
另有一现有技术提及的一种模拟层状岩体的相似材料,使用木质模具成样,然后加入石膏干粉和软纸模拟节理面。
以上制作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一种多互层模型材料的薄层切割装置最小的切割厚度远大于片岩宏观上的层厚,并且不能模拟片状矿物与粒状矿物间隔分布的状态。
使用木质模具采用石膏干粉和软质模拟节理面,这种模拟方式导致层面之间的胶结方式与片岩结晶连结的连结方式差别较大,并且难以制作极薄的互层状相似材料。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制作片岩相似材料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层厚的用于制作片岩相似材料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制作片岩相似材料的装置,包括无上盖的模具,且模具上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偶数个竖向滑轨、横向滑轨以及下料槽,竖向滑轨竖直且对称的设于模具的相对的一对侧壁上方,每个竖向滑轨上设有一能够沿所述竖向滑轨滑动的竖向滑块,横向滑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竖向滑块,且其上设有横向滑块,下料槽上方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横向滑块,下料槽长度不大于垂直于横向滑轨的模具内边长,下料槽的出料口两侧边分别设有向外且向上翻起的刮板。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模具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其两短侧壁上各设置两条竖向滑轨,两对竖向滑轨间设有两个横向滑轨,下料槽上通过4个连接杆且两两固定连接于横向滑块上。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横向滑块中部通过一横向固定杆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料槽横向截面为倒梯形,其短底边侧为出料口,长底边侧为入料口,入料口两侧边分别设有安装板,连接杆固定于安装板上。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刮板成U型,且刮板连接出料口一侧为折角边,另一边为弧线边。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竖向滑块通过螺丝固定于竖向滑轨上。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竖向滑轨上刻有刻度。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杆两端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下料槽和横向滑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中横向滑轨与竖向滑轨的设计,能够使下料槽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自由移动和固定,并且在横向移动中能够控制竖向高度,并且保持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竖向滑轨上刻有刻度,能够通过直观的刻度来控制每次竖向移动的距离;横向固定杆连接于横向滑块之间,可作为横向移动的推杆;下料槽的斜边倾斜角度能够控制下料的速度,可通过减小斜边的倾斜角度而减小出料口处槽内材料对已有材料的压力,刮板的移动使相似材料内的片状材料平行排列,并使模具内材料铺设更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精确地控制每一层的下料厚度,均匀的下料,并且实现了控制片状材料的排布方向的要求,模拟出片岩的结构特点,制作出与片岩结构和构造相似的试验材料,为片岩的试验研究提供高相似度的试验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槽横向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