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车轮不圆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957.4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肖乾;杨逸航;黄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车轮 不圆度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在役行驶中车轮损伤的装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式车轮不圆度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车轮踏面会产生不均匀的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值时,车轮不圆度将会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冲击、噪声,影响车辆的平稳性,对列车行驶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一个能实时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装置。目前我国铁路对轮对的不圆度检测主要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即在规定的期限里集中大量的人力对轮对有计划地进行检修。这种检测方式具有效率低下,可靠性差,占用周转时间长等无法克服的缺点,而且无法及时了解车轮在运行中的质量状况,必然出现磨耗到限的车轮仍在继续使用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便携的车载式车轮不圆度检测设备,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方便轻巧、便于携带,可实现实时实地检测;
(2)工作原理简单、可靠性高,可精确检测车轮踏面不圆度;
(3)安装方便,可对正常行驶列车车轮不圆度进行自动化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精确检测出车轮的不圆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传统车轮不圆度检测设备效率低下,可靠性差,占用周转时间长,不能检测正常行驶中的车轮不圆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依据的原理是细带状光源照明系统沿踏面法线方向照射在车轮表面,形成从轮缘到踏面的光截曲线——反映车轮外形尺寸的截面。与光截曲线成一定夹角的高速面阵CCD摄像机拍摄车轮上光截曲线,拍摄数据通过有线传输到一个中继模块上,中继模块中单片机采集摄像机拍摄数据,然后通过数传电台无线传输传到机车操纵室,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得到车轮外形曲线,通过将检测得到的所有车轮外形曲线与标准曲线比较检测出车轮不圆度。
该不圆度检测仪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照明装置、拍摄装置、图片采集及处理装置。照明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支架、激光器支撑座、激光器垫片(二个)组成。拍摄装置由高速面阵CCD摄像机、滤光片、摄像机支架、摄像机支撑座、摄像机垫片(二个)组成。图片采集及处理装置包括中继模块及机车操纵室。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现场实时实地高效连续探测出车轮表面不圆度,改进了传统的停顿作业方式。所以提高了车轮检测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并且对疑似损伤车轮进行高效反复检测。
(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与传统不圆度检测装置相比,运用了图像监测法,可对正常行驶中的高速车轮不圆度进行检测。
(3)装置轻巧、工作原理简单、检测精度高、易于携带及安装,很好的节省人力物力。
(4)当不圆度测试仪工作时,可以把数据实时传输到机车操纵室,通过操纵室中的数据处理软件,实时显示车轮不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圆度检测仪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不圆度检测仪的零件示意图。
图3为不圆度检测仪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高速面阵CCD摄像机(1)、摄像机支撑座(2)、半导体激光器(3)、激光器支架(4)、摄像机支架(5)、数据传输线(6)、中继模块(7)、激光器支撑座(8)、滤光片(9)、摄像机垫片(10)、Ⅰ号卡紧螺钉(11)、Ⅰ号销钉(12)、Ⅰ号螺钉(13)、激光器垫片(14)、Ⅱ号卡紧螺钉(15)、Ⅱ号销钉(16)、Ⅱ号螺钉(17)、转向机侧架(18)、钢轨(19)、车轮(20)、轴箱(21)、转臂定位装置(22)、轴箱圆弹簧(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高速面阵CCD摄像机、摄像机支架、摄像机支撑座、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支架、激光器支撑座、中继模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