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草坪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906.1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坤;张进军;江向阳;史旭;何训华;汤文健;谢叔银;张楠;林臻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市绿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许春兰;周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坪 培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草坪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物顶一般直接暴露在外面,在太阳的暴晒下,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建筑物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建筑物出现裂缝,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且会使建筑物内的温度升高,尤其是在夏天。在屋顶上铺设绿色植物是现在设置屋顶绿化层的一种主要的方式,传统的屋顶绿化层是直接将培育好的草苗移植到屋顶上,移植过来的草苗的根系与屋顶泥土连接不牢,易造成泥土因受到水的冲刷而流失,另外,光照强烈时容易晒伤刚移植过来的草苗,使草苗的成活率非常低,而且若发生屋顶漏水情况,修补时需要破坏草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坪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草坪培育装置,包括固根层、基质层和遮阳架,基质层设在固根层上方,遮阳架设在基质层上方,遮阳架外围设有遮阳层。
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将草苗种植在基质层中,基质层为草苗生长提供养分,无需在别处培育好草苗后再移植过来,节省了工序,草苗生长后根系会紧紧缠绕在固根层上,增强了草苗根系与固根层之间的附着力,而且固根层可以避免基质层中的营养成分因水的冲刷而流失,若发生屋顶漏水情况,将固根层掀起进行修补屋顶即可,且遮阳架外围铺设有遮阳层,可以遮挡猛烈的阳光,防止晒伤草苗,即使在夏天,也可以进行草坪的培育,提高了草苗的成活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阳架的四个支脚为升降杆。由此,可以根据种植在基质层中的草苗高度调节升降杆的高度,避免遮阳层阻碍草苗的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根层为遮阳网、无纺布、鱼网或过滤网。由此,草苗根系可以紧紧缠绕在固根层上,增强了草苗根系与固根层之间的附着力,而且固根层可以避免基质层中的营养成分因水的冲刷而流失,并且,在需要移动草坪(移植或修补房屋)时,可以通过拉扯该固根层,从而将整块草坪拿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质层由田泥、有机肥和椰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由此,田泥可以用于储存营养成分,有机肥(动物粪便或塘泥)的肥效时间长,可以在数年内不需要对草坪进行施肥,而椰丝等丝状物的加入可以更好的保持基质层中的水土不流失,三者结合,可以给草苗提供充分的营养,利于草苗的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质层的厚度为1~3cm。由此,当基质层的厚度小于1cm时,基质层的保水性大大降低,造成草苗的成活率降低,当基质层的厚度大于3cm时,草苗根系不易缠绕在固根层上,所以基质层的厚度为1~3cm时,既可以保证草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还可以使草苗根系缠绕在固根层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遮阳层为遮阳网。由此,在阳光较为强烈情况下,遮阳网可以有效防止阳光直射在基质层中的草苗上,提高草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草坪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草坪培育装置中隐藏遮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草坪培育装置中固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草坪培育装置培育草苗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草坪培育装置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草坪培育装置,包括固根层1、基质层2和遮阳架3。
在屋顶上铺设遮阳网形成固根层1,在固根层1的上方铺设基质层2,在基质层2上可以种植草苗,随着草苗的生长,草苗的根系可以紧紧缠绕在固根层1上,增强了草苗根系与固根层1之间的附着力,而且固根层1可以避免基质层2中的营养成分因水的冲刷而流失;而且,在需要移动草坪(移植或修补房屋)时,通过拉扯该遮阳网构成的固根层1,可以将整块草坪拿起。
本实施例中,草坪培育装置应用于屋顶。在其他实施例中,草坪培育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地面或者其它可以放置草坪培育装置的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固根层1由遮阳网构成(如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固根层1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由无纺布、鱼网或过滤网构成,只要保证草苗的根系可以紧紧缠绕在固根层1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市绿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市绿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伏温室
- 下一篇:一种抗干旱作物生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