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卡泵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045.7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周晓晖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卡泵 垃圾 填埋场 渗滤 液抽排 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场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卡泵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中,所使用到的渗滤液抽排系统是由一条直接插入渗滤液调节池的抽排管和一个可活动的抽排泵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抽排泵需要下到抽排管管底,进行渗滤液抽排工作。当抽排泵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则需要将抽排泵从抽排管里拉出。此时,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抽排管焊接节点处的突出凸起和抽排泵自身结构问题,往往会将抽排泵卡住,无法顺利拉出抽排管,这样就无法进行维修了,渗滤液只能通过应急通道进行抽排。而渗滤液抽排管以及抽排泵只能弃用或者完全重做,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将抽排泵从抽排管里拉出时,防止卡泵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卡泵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包括抽排管、放置在抽排管内可活动的抽排泵和安装在抽排泵上的框架;所述抽排泵的主体为圆柱体;在所述抽排泵的主体上安装有与主体紧密贴合的长方体框架,所述框架横截面为正方形;在所述框架上环绕着主体地连接有提高框架结构稳定度的固定支架;在所述框架与抽排管内壁接触的八角处设置有滚轮;所述框架包括对称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安装在主体的两侧,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分别设有连接支架以便于连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连接支架相接触并通过螺栓固定以形成框架;在所述固定支架内设有提高抽排泵与框架的贴合度的扁钢箍,所述扁钢箍内侧设有橡胶垫条;所述扁钢箍由两个对称的半扁钢箍组合而成,其中一个所述半扁钢箍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两个对称的半扁钢箍在结合处分别向外延伸出开有通孔的固定片;所述抽排管内的转角有带有一定弧度的并可供滚轮滑动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连接支架为角钢,其两侧互相垂直截面成角形;所述连接支架的一侧与抽排泵的主体相接触,另一侧则与位于另一框架上、与之对应的连接支架相接触以便于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框架材料采用角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抽排管弯曲角度为α,其中120°≤α≤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卡泵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通过在抽排泵上设置带滚轮的框架,并将抽排管的焊接节点处的突出凸起平整成带有一定弧度可供滚轮滑动的凸起,使得将抽排泵从抽排管内拉出时,可以顺利将其拉出不被卡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
图2是图1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的安装了框架的抽排泵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的安装了框架的抽排泵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的框架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的半扁钢箍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的连接支架为角钢的框架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
图9是图8渗滤液抽排系统结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6所示,为了使得在拉出抽排泵2时,抽排泵2不被卡住,能顺利拉出,在抽排泵2上安装了框架3。抽排泵2的主体为圆柱体,所述长方体框架3横截面为正方形,该框架3可以由市售的钢条31焊接而成。拉动框架3时就可以直接拉动抽排泵2。为了加强框架3结构的稳定度,在框架3上环绕着主体地连接有固定支架33,该固定支架33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设定其数量以保持框架3稳定。固定支架33的数量优选为2个。
为了使框架3与抽排泵2的主体紧密贴合,在固定支架33内设有圆形的扁钢箍4,这样就可以把抽排泵2稳固在框架3里,扁钢箍4内侧与抽排泵2接触的位置还装有橡胶垫条,使得扁钢箍4与抽排泵2的贴合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周晓晖,未经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周晓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恢复功能框架结构体系
- 下一篇:一种预埋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