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5830.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骆辉;杜心如;徐子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辉;杜心如;徐子彧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透视 下经皮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项目越来越多,手术方式也趋向于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开始普及,而微创手术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准确确定穿刺点。
现有的技术情况是,手术医生凭借对人体解剖的了解,在手术室辅以依靠十字状金属棒的影像学资料来确定穿刺点,而此种方式往往需要多次影像透视以确定位置,费时,增加了射线对患者的辐射次数。
对此,公开号为CN20271486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腰椎手术前透视定位的金属网格,公开号为CN20307487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锥弓根辅助定位装置。这两种装置在透视时都可以用于定位,以减少X线照射量和照射次数。
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形成金属网格的金属丝在透视时会对照射产生干扰,若金属丝的直径过大,则X线照射设备会误将金属网格一起视为透视部位,进而出现“过曝”现象,若金属丝直径过小,则在透视时难于识别和观察,视觉效果不够明显,不利于定位。
其次,上述第一种通过在金属网格中央形成一个非等腰三角形的方式来区分上下左右方向,指向性较差,容易出现误判,第二种通过在经纬线交汇处设置圆形定位点的方式来区分方向,效果与第一种差别不大,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显影效果好且定位准确的透视格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该装置在透视时既可以清晰的显影,又不会干扰X线设备,且指向明确,便于医务人员进行准确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包括:
边框;
格栅,位于所述边框内部区域,由多道横向金属丝和多道纵向金属丝交叉焊接或编织形成;
上下指向标,呈箭头形,由分别设于其中一道所述横向金属丝左右相邻两直角部位的斜向金属丝构成;
左右指向标,呈箭头形,由分别设于其中一道所述纵向金属丝上下相邻两直角部位的斜向金属丝构成。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45°指向标,呈三角形,由其中一个所述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所形成的直角部位和设于此处的斜向金属丝一起构成。
优选地,所述45°指向标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或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的直径在0.5mm~1.2mm之间。
优选地,所述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的直径在0.7mm~0.9mm。
优选地,所述边框由直径与所述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直径相等的金属丝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边框、格栅采用在X线透视下可显影的金属丝制成,并在格栅上设有区分方向的上下指向标、左右指向标和45°指向标,这些指向标相互分开独立设置,并且呈箭头形或三角形,其制作简单,在X光下可清楚显示上下、左右方向,指向性明确,读取容易,定位精准,可有效避免出现误判方向的情况,手术医生只需在大致确定的穿刺点上放置此装置,一次透视即可通过网格结构明确装置下的人体结构,并通过网格结构确定穿刺位置,从而相应减少透视时间及透视次数。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向金属丝和纵向金属丝的直径在0.7mm~0.9mm之间。如此,金属格栅既可以很好的在X光下显影,又不会过多遮挡位于其下方的人体组织,更不会引起X光设备按照金属材料曝光使人体组织看不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边框 2.格栅 2-1.横向金属丝 2-2.纵向金属丝 2-3.斜向金属丝 3-1.上下指向标 3-2.左右指向标 3-3.45°指向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装置主要由边框1、格栅2、指向标等几部分构成。
边框1大体呈长方形,由金属丝构成,其既可以是单独制作的边框,也可以与格栅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辉;杜心如;徐子彧,未经骆辉;杜心如;徐子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5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介入治疗穿刺针
- 下一篇:医用松骨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