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5678.6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背光模组的应用已经从电话机、游戏机和手机等产品,逐步扩展到便携式产品、音响播放器,甚至尺寸更大的电视及显示器。其中,超薄型 LED 背光模组需求越来越大,其发展也更为迅速,应用更普遍。
根据光源的配置方式,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装置区分为直下式或侧式背光模组装置。背光模组是提供LCD面板的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胶框、铁框等部件构成,随着市场产品附加对环保的要求,和LED技术本身的快速进步,目前LED用于背光模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小尺寸到中尺寸到后续的较大尺寸。而目前的LED背光模组,在组装的时候通常采用从正面和反而两种方式安装,即按照一定顺序组装相应部件后,再颠倒产品进行另一面的组装。此外,胶框与铁框相互安装时,通常利用额外的连接锁紧件进行装配,实现胶框与铁框的固定,由于需要额外的连接锁紧件,因此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安装时也比较麻烦,还容易导致漏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不易出现漏光现象的新型LED背光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LED背光模组,包括下铁框、LED发光组件、胶框、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及上铁框,所述下铁框、LED发光组件、胶框、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及上铁框依次顺序组装,胶框卡装在下铁框内,上铁框压装在下铁框上。
所述胶框的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扣,下铁框的侧边上设有与胶框上的卡扣相卡装的卡孔。
所述卡孔为直角形卡孔。
所述胶框的四个侧边均设有卡扣,铁框的四个侧边均设有相应的卡孔。
所述胶框的左右两侧边各设置5个卡扣,胶框的上侧边设置4个卡扣,胶框的下侧边设置2个卡扣;铁框的左右两侧边相应的各设置5个卡孔,铁框的上侧边相应的设置4个卡孔,铁框的下侧边相应的设置2个卡孔。
所述胶框上的卡扣的端面长*宽为0.85*3.3mm,下铁框左右两侧边和上侧边的卡孔是长*宽为0.8*4.0mm的卡孔,下铁框下侧边的卡孔是长*宽为0.9*4.0mm的卡孔。
所述增光片由上增光片和下增光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框上设置卡扣,在相应的铁框上设置相应的卡孔,利用卡扣与卡孔的直接扣装,提高组装的方便性,而且组装后稳定可靠,不易松动,并且不容易出现漏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胶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框上铁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5所示,一种新型LED背光模组,包括下铁框9、LED发光组件8、胶框7、反射片6、导光板5、扩散片4、增光片23及上铁框1,所述下铁框9、LED发光组件8、胶框7、反射片6、导光板5、扩散片4、增光片23及上铁框1依次顺序组装,胶框卡装在下铁框内,上铁框压装在下铁框上,从而实现整个产品的组装。所述增光片23由上增光片2和下增光片3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5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驱动双回路负离子筒灯
- 下一篇:一种轻薄型LED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