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科用自动控制打开关闭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5333.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3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程琳;朱冉;田玲;唐冰;张云涵;魏菊红;吕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65D43/26 | 分类号: | B65D4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自动控制 打开 关闭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科用自动控制打开关闭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护理科的大型储药装置,由于药物需要密封保存,采用传统的瓶盖和瓶嘴密封结构,但是瓶盖、或者瓶塞与瓶口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的缝隙,难于完全绝对密封,特别是高度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容易出现挥发性泄露情况,这样就需要将密封塞紧紧的插入瓶嘴中,虽然插的紧但是密封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取用药品时,打开费时费力,由于护理科多数为女生,女生力气小往往打不开,需要找男医生帮忙,取用药品繁琐费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打开省时省力、取药方便且取药后便于密封的护理科用自动控制打开关闭密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科用自动控制打开关闭密封装置,包括瓶体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瓶塞,所述瓶体的瓶嘴与瓶塞之间设置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瓶塞内盲孔、设置于盲孔内底部纵切面为梯形的下撑体、位于盲孔内的橡胶筒和具有通孔的上撑体、设有压片的螺杆,所述下撑体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穿过上撑体和橡胶套与下撑体连接,所述螺杆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瓶塞上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盲孔内底部设有下撑体扶正导向机构,所述下撑体扶正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盲孔底部与下撑体连接的导向伸缩杆,所述导向伸缩杆上套装有与下撑体和盲孔底部连接的复位弹簧。
所述驱动电机上部设有把手。
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在瓶塞内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瓶塞内盲孔、设置于盲孔内底部纵切面为梯形的下撑体、位于盲孔内的橡胶筒和具有通孔的上撑体、设有压片的螺杆,压片固定在螺杆上,便于将上撑体往下挤压;所述螺杆穿过上撑体和橡胶套与下撑体连接,在密封时,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同时盲孔底部的扶正导向机构将下撑体竖直向上推动,将下撑体上的螺纹槽对准螺杆,螺杆插入螺纹槽,将下撑体向上带动,同时压片向下挤压上撑体,将橡胶筒紧压在瓶口内壁上,密封效果极好;在需要打开时,接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螺杆反向转动,下撑体向下移动,退出橡胶筒,向上提起电机,将瓶塞打开;所述上撑体的纵切面为梯形,橡胶套的两端都能被挤压撑大,双重密封密封效果极好。所述驱动电机上部设有把手,便于提起瓶塞,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频控制器,便于控制驱动电机转速及驱动电机正反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护理科用自动控制打开关闭密封装置,包括瓶体1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瓶塞8,所述瓶体1的瓶嘴2与瓶塞8之间设置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瓶塞内盲孔15、设置于盲孔15内底部纵切面为梯形的下撑体12、位于盲孔15内的橡胶筒9和具有通孔的上撑体7、设有压片4的螺杆10,所述下撑体12设有螺纹槽11,所述螺杆10穿过上撑体7和橡胶套10与下撑体12连接,所述螺杆10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瓶塞8上部设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转轴与螺杆10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盲孔15内底部设有下撑体扶正导向机构,所述下撑体扶正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盲孔15底部与下撑体连接的导向伸缩杆14,所述导向伸缩杆14上套装有与下撑体和盲孔底部连接的复位弹簧13。
所述驱动电机5上部设有把手3。
所述驱动电机5连接有变频控制器。
所述驱动电机与瓶塞通过支杆6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5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尘吸嘴杯盖
- 下一篇:具有可撕封口的包装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