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袋补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5230.4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福田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袋补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菌袋补水器。
背景技术
因食用菌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而食用菌的栽培也已经广泛普及,但是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水分供应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菌袋补水器给菌袋补水时,每个菌袋的补水量无法控制,只能凭借个人感觉和经验,操控难度大且准确率低,经常造成补水量过多或过少,造成菌袋减产、腐烂或甚至绝收,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食用菌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给种植户种植食用菌带来了烦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菌袋补水器,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补水针上设置湿度传感器,将菌袋内的干湿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设置该菌袋需要补给水量的数据,然后发出指令信号给电磁阀和警报灯,流量传感器开始工作将流量以脉冲的形式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每个菌袋的需水量不同而增减补水量,达到多需多补,少需少补,不需不补的目的,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种植户种植食用菌带来了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菌袋补水器,包括一漏斗状手柄壳体,在手柄壳体底端中央设有一带内螺纹的通孔,一进水管的一端穿过手柄壳体侧壁与通孔顶端相连,另一端穿出手柄壳体并于一水源出水口相连,在进水管与出水口之间分别设有电磁阀、流量传感器和控制器,在手柄壳体后侧壁上沿手柄壳体的高度方向设有一滑槽,一滑板活动卡接在滑槽内,在滑板顶部设有一永磁块,在滑槽顶部一侧的手柄壳体后侧壁上设有一与永磁块相配合的磁敏开关,一上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的补水针通过外螺纹与通孔底端相连接,在补水针外表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出水孔,在通孔外表面设有一与补水针同向的湿度传感器,在补水针上部外表面套设一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与滑板底端相连接,一套设在通孔外部的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圆形挡板相连接,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手柄壳体底端相连接,在手柄壳体外表面设有一警报灯。
在壳体前侧扣设一保护盖。
在保护盖内表面设有一与进水管和通孔连接处相配合的卡环。
所述补水针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补水针上设置湿度传感器,将菌袋内的干湿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设置该菌袋需要补给水量的数据,然后发出指令信号给电磁阀和警报灯,流量传感器开始工作将流量以脉冲的形式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每个菌袋的需水量不同而增减补水量,达到多需多补,少需少补,不需不补的目的,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种植户种植食用菌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扣上保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壳体,2、通孔,3、进水管,4、出水口,5、电磁阀,6、流量传感器,7、控制器,8、滑槽,9、滑板,10、永磁块,11、磁敏开关,12、补水针,13、出水孔,14、湿度传感器,15、圆形挡板,16、复位弹簧,17、警报灯,18、保护盖,19、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福田,未经赵福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5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用真菌培育循环供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共植双孢菇与果蔬花卉的温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