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车轮进景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4947.7 | 申请日: | 2015-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连英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泰连缘漂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3/00 | 分类号: | B60S3/00;E01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车 景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车系统,具体涉及用于景区的洗车轮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驾游的普及,景区的旅游也越来越繁华;自驾游的游客非常喜欢偏远的有山有水的风景区,到达这些风景区后,车辆一般比较脏,尤其对于车轮来说,可能其上会残留小石块或者被破损的现象,这样会影响驾驶安全,同时也会影响景区卫生;游客在清洗车轮时,要么是自己采集河水清洗,要么是将车开到专门的洗车处清洗;自己采集河水容易污染路面,同时造成河水的肆意使用;将车开到专门的洗车处非常的麻烦,对于景区来说,为乘客造成了不好的旅行体验;
目前国内外没有先洗车轮再进景区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车轮进景区系统,能够保证景区的干净,其能够将汽车车轮进行清洗,整个洗车用水为循环使用,洗车方便,循环结构合理,有效保证了景区的卫生,提升了景区的旅行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洗车轮进景区系统,包含用于洗车的桥面,桥面上设置有人行道和车行道,所述景区包含有用于蓄水的水坝,桥面上的车行道为整体低于人行道的水槽,水槽深度大于等于20cm;所述水槽槽臂上设置有溢流孔,溢流孔连接有溢流水管,溢流水管的远端连接至蓄水池,蓄水池上的出水位置设置有水管;
所述水坝上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为流水假山提供水流,供水管的水流经过流水假山后流入露天水沟,露天水沟的远端位于所述水槽内;
所述溢流水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桥面上设置有限速牌。
进一步的是:桥面的两侧沿着桥面长度方向各设置一个人行道,所述车行道为双车道,所述桥面上的人行道上至少设置两个限速牌;所述供水管,溢流水管和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洗车轮进景区系统,包含用于洗车的桥面,桥面上设置有人行道和车行道,所述景区包含有用于蓄水的水坝;桥面,水坝都是现有资源,桥面一般设置在车辆进入景区的路线上;桥面上的车行道为整体低于人行道的水槽,水槽深度大于等于20cm;整个水槽提高了清洗车轮的能力,车辆的在行驶过程中就完成了车轮的清洗过程,非常方便,提升了旅行体验;所述水槽槽臂上设置有溢流孔,溢流孔连接有溢流水管,溢流水管的远端连接至蓄水池,蓄水池上的出水位置设置有水管;溢流水管能够将多余的水溢流至蓄水池,实现水槽内水的自动更换,蓄水池内的水可以通过水管进行景区内浇花等其他用途,实现可靠的水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水坝上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为流水假山提供水流,供水管的水流经过流水假山后流入露天水沟,露天水沟的远端位于所述水槽内;整个水源为水坝内蓄积的山上泉水,采集非常方便,而且通过供水管为流水假山供水,提高了景区的观赏性;
所述溢流水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桥面上设置有限速牌。
为了增加整个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洗车能力,所述桥面的两侧沿着桥面长度方向各设置一个人行道,所述车行道为双车道,所述桥面上的人行道上至少设置两个限速牌;所述供水管,溢流水管和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山上泉水,2-水坝,3-供水管,4-流水假山,5-露天水沟,6-桥面,7-人行道,8-水槽,9-限速牌,10-过滤器,11-溢流水管,12-蓄水池,13-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洗车轮进景区系统,包含用于洗车的桥面6,桥面上设置有人行道7和车行道,所述景区包含有用于蓄水的水坝2,桥面上的车行道为整体低于人行道的水槽8,水槽深度大于等于20cm;所述水槽槽臂上设置有溢流孔,溢流孔连接有溢流水管11,溢流水管的远端连接至蓄水池12,蓄水池上的出水位置设置有水管13;
所述水坝上连接有供水管3,供水管为流水假山4提供水流,供水管的水流经过流水假山后流入露天水沟5,露天水沟的远端位于所述水槽内;
所述溢流水管上安装有过滤器10;所述桥面上设置有限速牌9。
优选的,桥面的两侧沿着桥面长度方向各设置一个人行道,所述车行道为双车道,所述桥面上的人行道上至少设置两个限速牌;所述供水管,溢流水管和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泰连缘漂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泰连缘漂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4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