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排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3175.5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汉虎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52;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具体是一种强排风机。
背景技术
强排风机一般应用在燃气热水器上,一般由底座(充当集烟罩用)、风机组件及出风筒(或排烟管)构成。风机组件与进风通道一般是直接连接,因此,风机在工作时,容易产生共振及噪音,而且风机组件则由电机、前、后壳、风轮等构成,前、后壳之间一般通过焊接而成,焊接时容易造成外壳变形,导致良品率较低,而且所需人工成本高。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装配简便、成本低廉、可靠耐用的强排风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强排风机,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有风机组件和进风通道,风机组件与进风通道连通,风机组件顶部连接有出风筒,风机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后壳、风轮及前壳,前壳与进风通道固定连接,使进风口与进风通道连通,其结构特征在于,前壳与进风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减震隔音垫。
所述前、后壳之间相互盖合连接;后壳的开口外缘向外延伸有第一翻边,前壳的开口外缘向外延伸有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向前折弯或者第二翻边向后折弯,形成截面呈U形的扣部,扣部把第二翻边或者第一翻边紧扣在其内,使前、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支架与后壳固定连接、再通过电机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后壳与电机的空隙处还设有与电机的电机轴转动连接的散热风扇。
所述安装支架通过铆钉与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由一体拉伸成型的顶板、左右两侧板、后板及风道安装板、烟罩支脚围成,各板体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顶板与风道安装板相互垂直连接,两侧板分别盖接在顶板及风道安装板的两侧,后板连接在风道安装板及两侧板之间,后板、风道安装板及两侧板之间形成进风通道;烟罩支脚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顶板和后板上;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顶板固定连接,前壳与风道安装板固定连接、密封减震隔音垫位于两者之间。
所述两侧板、后板与风道安装板之间相互盖合连接;两侧板及后板的开口外缘向外延伸有第三翻边,风道安装板的开口外缘为第四翻边;第四翻边向前折弯或者第三翻边向后折弯,形成截面呈U形的扣部,扣部把第三翻边或者第四翻边紧扣在其内,使左右两侧板、后板与风道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后板的左右边缘上设有定位凹槽,两侧板的边缘上设有扣合在定位凹槽上的扣部。
所述底座为一体冲压成型的框体,框体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顶部安装有相互盖合的进风板及风道安装板,三者之间形成进风通道;烟罩支脚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框体表面上,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框体顶部固定连接,前壳与风道安装板固定连接、密封减震隔音垫位于两者之间。
所述进风板和风道安装板分别通过一次拉伸成型;进风板与风道安装板之间相互盖合连接;进风板的开口外缘向外延伸有第六翻边,风道安装板的开口外缘为第四翻边;第四翻边向前折弯或者第六翻边向后折弯,形成截面呈U形的扣部,扣部把第六翻边或者第四翻边紧扣在其内,使进风板与风道安装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在于风机外观得到很大的提升,正面无焊点,各零件之间连接更为牢固。(1)前后壳之间采用一体拉伸式结构,前、后壳之间相互盖合连接。(2)安装支架通过铆钉与后壳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板、后板与风道安装板之间相互盖合连接。(3)底座由一体拉伸成型的顶板、左右两侧板、后板及风道安装板、烟罩支脚围成,各板体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4)两侧板、后板与风道安装板之间相互盖合连接。(5)进风板和风道安装板分别通过一次拉伸成型。(6)进风板与风道安装板之间相互盖合连接。
风机组件与进风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减震隔音垫,可有效降低风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共振及噪音,使风机使用时更加平稳安静。
前、后壳之间通过外缘的翻边相互扣合固定(通过机械冲压形成翻边及扣部),一次拉伸成型的进风板与风道安装板之间通过外缘的翻边相互扣合固定(通过机械冲压形成翻边及扣部),无需再通过焊接固定,或者通过螺钉固定,装配简便过程十分简便,能够降低加工成本(人工成本及材料成本),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良品率,更加可靠耐用。
电机通过安装支架,再通过电机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可有效避免电机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出现电机下沉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汉虎,未经陈汉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3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的先导型溢流阀
- 下一篇:防卡死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