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气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3096.4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幼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幼祥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B60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床,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气床。
背景技术
充气床是平放在地上使用的一种充气囊,气囊通过充气成为床的形状,不使用时,放气折叠收藏即可。但是由于充气床垫只能在平地上使用,如果放在车内使用则得不到平衡,所以在车内无法使用。
现有技术中有车载充气床,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位于轿车后座,用两个支撑气囊使充气床平衡,但由于车身宽度有限,对于儿童尚可,对于成人来说,睡在这种充气床上,身体无法完全伸直,只能蜷缩,因此无法保证完好的睡眠;(2)现有的车载充气床虽然能平衡的放置在放倒的前座和后座上,但设计的不够完全,不人性化的充气床垫,不能使充气床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一种车载充气床,克服了现有技术缺少内置一体枕头的放置和充气床垫大小不人性化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充气床,包括充气枕头、充气床垫、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和汽车后排座充气支架,所述充气枕头内置于床头部位,充气枕头与充气床垫连接,与床体形成一体化,所述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呈梯状,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位于床的脚底部位,连接于充气床垫后底部,所述汽车后排座充气支架呈长方体,连接于充气床垫前底部。
所述车载充气床脚底部宽度为57cm,厚度为21cm;车载充气床的床头宽度为68cm,厚度为31cm。
所述充气枕头为160度背靠设计,人靠在车载充气床上时,头部和人体形成的160度的角度。
所述的车载充气床的床体气囊上设有充、放气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内置一体充气枕头的放置和充气床垫大小不人性化的缺点,提供了内置一体充气枕头和更加人性化的充气床垫。根据人体结构人性化设计,本实用新型特设计放脚位置比标准尺寸窄,肩膀位置加宽,使人在充气床垫里休息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放脚位置比标准尺寸窄,肩膀位置加宽,内置一体充气枕头,使用者躺在上面舒适、轻松、平稳,不使用时可放气折叠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2)避免了分体小枕头在人休息时头部和枕头接触时轻易移动和占用空间,更便携,更省空间;(3)避免了分体小枕头充气和放气的难度,使用单独的小枕头的时,不方便充气和放气,本实用新型更方便充气;(4)使用内置一体枕头更加人性化,避免落枕导致的人体受到伤害,内置一体充气枕头160度舒适背靠设计,头部和人体形成的160度的“黄金角度”,对颈椎、骨椎和腰部形成最佳托力角度,更人性化设计,能使充气床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充车载充气床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枕头;2充气床垫;3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4汽车后排座充气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充气床,包括充气枕头1、充气床垫2、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3和汽车后排座充气支架4,所述充气枕头1内置于床头部位,充气枕头1与充气床垫2连接,与床体形成一体化,所述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3呈梯状,汽车前排副驾充气支柱3位于床的脚底部位,连接于充气床垫2后底部,所述汽车后排座充气支架4呈长方体,连接于充气床垫2前底部。
所述车载充气床脚底部宽度为57cm,厚度为21cm;车载充气床的床头宽度为68cm,厚度为31cm。
所述充气枕头1为160度背靠设计,人靠在车载充气床上时,头部和人体形成的160度的角度。
所述的车载充气床的床体气囊上设有充、放气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内置一体充气枕头的放置和充气床垫大小不人性化的缺点,提供了内置一体充气枕头1和更加人性化的充气床垫2。根据人体结构人性化设计,本实用新型特设计放脚位置比标准尺寸窄,肩膀位置加宽,使人在充气床垫3里休息更加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幼祥,未经朱幼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3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