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开关的驱动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3019.9 | 申请日: | 2015-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芮春男;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腾东电气厂 |
| 主分类号: | H01H3/32 | 分类号: | H01H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151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开关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开关的驱动轴。
背景技术
驱动轴在接地开关中的主要零件之一,在当线路发生单相故障时,故障线路两侧开关断开,但是由于正常相与故障相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出现潜供电流,不利于熄弧,为了减少潜供电流,在两侧开关断开时,自动装置动作立即合上两侧高速接地开关,以达到快速灭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接地开关的驱动轴,能够使自动装置动作时安全性高,分闸和合闸时的稳定性好。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地开关的驱动轴,包括头部、中部和尾部,所述头部、中部和尾部为一体成型,所述头部、中部均为圆柱体结构,头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尾部设有一平台面,尾部为平台面和一横截面大于二分之一圆周的圆弧面相连接构成的弓形柱体,所述尾部横截面的弓形直径与中部圆柱体直径相同,头部、中部和尾部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头部设有一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两侧面为两平行面,两平行面与尾部的平台面不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设有一轴线垂直于中部轴线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轴线垂直于U型开口的两平行面。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设有一轴线平行于平台面且垂直于尾部轴线的尾部通孔。进一步地,所述U型开口与头部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45°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尾部设有平台面,头部设有两侧面为平行平 面的U型开口,平台面与U型开口的两平行面不平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使自动装置动作时安全性高,分闸和合闸时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
10.头部, 11.开口, 20.中部, 21.通孔, 30.尾部, 31.平台面, 32.尾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接地开关的驱动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头部10、中部20和尾部30,所述头部10、中部20和尾部30为一体成型,所述头部10、中部20均为圆柱体结构,头部10的直径大于中部20的直径,所述尾部30设有一平台面31,尾部30为平台面31和一横截面大于二分之一圆周的圆弧面相连接构成的弓形柱体,所述尾部30横截面的弓形直径与中部圆柱体直径相同,头部10、中部20和尾部30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头部10设有一U型开口11,所述U型开口11两侧面为两平行面,两平行面与尾部30的平台面31不平行。由于U型开口11与平台面31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卡合驱动自动装置动作,安全性高,分闸和合闸时的稳定性好。所述中部20设有一轴线垂直于中部轴线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轴线垂直于U型开口11的两平行面。所述尾部30设有一轴线平行于平台面且垂直于尾部轴线的尾部通孔32。通孔21和尾部通孔32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稳定。所述U型开口11与头部10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45°倒角。通过倒角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驱动自动装置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使自动装置动作时安全性高,分闸和合闸时的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腾东电气厂;,未经苏州腾东电气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3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字符窗的起伏式键帽
- 下一篇: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