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侧轴端盖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2820.1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三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安全带 侧轴端盖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侧轴端盖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铸件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汽车座椅安全带侧轴的端盖为圆形盖体,通常的模具设计一般是单独的型腔,即一套压铸模具只生产一个端盖,这种模具设计的缺点是不仅成本高、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多个对称型腔的汽车座椅安全带侧轴端盖的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侧轴端盖的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以及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嵌装在下模板内,该下模芯的一侧边制有进料口,所述下模芯内左、右对称制有两组型腔,每组型腔为四个,所述进料口与每个型腔之间制有连通的流道,该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每一侧的主流道均与位于该侧的每个型腔的分流道相连通。
而且,所述型腔的底面均嵌装有标示顶杆。
而且,所述型腔外缘周边的下模芯上均制有多个冷却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模具通过在一个模芯内设计有八个对称的型腔,不仅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金属液流速均匀,有效提高了端盖的压铸质量;通过在型腔的底面嵌装有可更换的标示顶杆,使得每个端盖出厂后均具有可追溯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模具制造的成本低,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侧轴端盖的压铸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下模板1以及下模芯2,所述下模芯嵌装在下模板内,该下模芯的一侧边制有进料口6。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1、所述下模芯内左、右对称制有两组型腔3,每组型腔为四个,所述进料口与型腔之间制有连通的流道5,该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即每一组型腔共用一个主流道,每一侧的主流道均与位于该侧的每个型腔的分流道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每个端盖具有追溯性,在型腔的底面均嵌装有标示顶杆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附图中的标示顶杆刻制有数字“10”字样,根据实际生产的日期或者月份自行更换,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
所述型腔外缘周边的下模芯上均制有多个冷却水槽4,有效提高了压铸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为:
本模具通过在一个模芯内设计有八个对称的型腔,不仅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金属液流速均匀,有效提高了端盖的压铸质量;通过在型腔的底面嵌装有可更换的标示顶杆,使得每个端盖出厂后均具有可追溯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模具制造的成本低,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三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三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2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列式双包定量浇铸机
- 下一篇:一种真空压铸模具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