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机的经纱弯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2521.8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山岸大吾;南谷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49/12 | 分类号: | D03D49/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经纱 弯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设置在与综框相比靠送经侧的停经片式断经检测装置,且设定为由所述综框施加开口运动的经纱呈闭口状态的时机与由筘将纬纱打入织口的时机不同的织机的经纱弯曲装置。
背景技术
织机中具备设置在与棕框相比靠送经侧(综框和张力辊之间)的停经片式断经检测装置(以下也称为“停经装置”)的织机为人们所熟悉(例如专利文献1)。该停经装置是公知的装置,具有与从经纱轴送出的经纱的根数相同数量的停经片销,通过将经纱插通形成于各停经片销上的孔,使得各停经片销呈悬挂于经纱上的状态,停经片销随着发生断经而落下,从而检测出断经。另外,如上所述,停经装置为检测断经而设置,根据其结构可取得使从经纱轴送出的经纱对齐和切断起毛的效果。
另外,一般的停经装置在停经片销的列的前后设置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所谓椭圆管,由至少后侧(综框侧)的椭圆管限制呈开口状态的经纱中的下侧经纱(下经纱)的路径(参考专利文献1的图7)。根据该结构,可取得提高纬纱的打纬性能(以下简称为“打纬性”)的效果。具体如下。
在织机中,通过使得上下经纱具有张力差来提高打纬性的方式为众所周知(例如专利文献2)。另外,在设定为由综框施加开口运动的经纱呈闭口状态的时机与由筘将纬纱打入织口的时机不同的织机中,经纱的开口在打纬时并不关闭(未成为闭口状态),而是呈稍微开口的状态。因此,如上所述,如此呈开口状态的上下经纱中的下经纱的路径由停经装置的椭圆管限制,由此使得下经纱呈弯曲状态,上下经纱产生张力差而提高打纬性。另外,纬纱的打纬性将对织造的织布质量产生影响,若打纬性差,则打纬时织布的松垮变大,所织造的织布质量会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3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4-131073号公报
但是,若将停经装置配置于接近送经侧(张力辊侧),所述停经装置所取得的经纱对齐和切断起毛的效果会更好。另外,就断经时的修补操作而言,也是将停经装置配置于更接近送经侧的位置时的操作性能更好,因此优选这种配置方式。
然而,当将停经装置配置于接近送经侧时,停经装置的椭圆管与综框之间的距离会增大,因此,下经纱产生的弯曲程度会由于所述椭圆管而变小。因此,该弯曲会导致上下经纱产生的张力差变小,从而不能将打纬性提高到所期望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在所述织机中,将停经装置配置为可在经纱对齐和切断起毛方面得到所期望的效果,并且使得打纬时的上下经纱的张力差成为能得到所期望的打纬性的张力差。
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弯曲装置以如下织机为前提,所述织机在比综框靠送经侧具备停经片式断经检测装置,并且所述织机设定为在由所述综框施加开口运动的经纱呈闭口状态的时机与由筘将纬纱打入织口的时机不同。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弯曲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经纱弯曲部件,其配置为,在经纱方向上位于所述停经片式断经检测装置与所述综框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经纱列的上方或下方,且在织幅方向上在经纱列的整个范围内延伸,所述经纱弯曲部件配置于至少在打纬时与呈开口状态的经纱中的上经纱及下经纱的一方接触并使所述一方经纱的路径弯曲的位置。
其中,所述“至少在打纬时”意为只要包含打纬时即可,例如,如后述的实施例等,包括经纱弯曲部件在织机的主轴旋转一周的整个期间与所述一方的经纱接触并对其施加弯曲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弯曲装置中,可以将所述经纱弯曲部件固定配置,更优选包括驱动机构,其使得所述经纱弯曲部件在上下方向往返位移,且以所述一方经纱随着开口运动向所述打纬以后的最大位移位置位移时,使得所述经纱弯曲部件向该所述一方经纱的位移方向位移的方式驱动所述经纱弯曲部件。
另外,所述“最大位移位置”是指随着开口运动而位移的经纱的位置中从经线(闭口状态的位置)到位置变化最大的位置,对于下经纱,是指其位移范围内最下方的位置,对于上经纱,是指其位移范围内最上方的位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弯曲装置在包括所述驱动机构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机构优选以使得所述一方经纱在位于所述最大位移位置时由所述经纱弯曲部件施加的弯曲程度为打纬时的所述弯曲程度以下的方式驱动所述经纱弯曲部件。
其中,所述“因经纱弯曲部件而产生的(经纱的)弯曲程度”并不仅限于经纱弯曲的情况,也包括经纱未弯曲的情况(经纱未因经纱弯曲部件而产生弯曲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2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伞形凸纹布
- 下一篇:棉与多种涤纶长丝交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