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矿脱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2387.1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9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光;王实祖;单坤;顾登才;石富国;杨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650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原矿脱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钛铁砂矿采选过程中,由于原矿中含泥量较大,对整个选矿工艺流程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在选矿前对原矿进行脱泥处理,可以减少后续设备数量及设备功率,提高矿山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原矿脱泥装置,该原矿脱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矿脱泥装置,包括: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具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漏斗的上部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漏斗的下部设有第一出砂口;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设在所述第一漏斗下方,所述第二漏斗具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砂口连通,所述第二漏斗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漏斗的下部设有第二出砂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矿脱泥装置,通过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先后对原矿浆进行分选,预先将原矿浆中50%的泥脱离,大大减少后续设备数量及设备功率,提高矿山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率,整个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安全可靠、整体结构简单、无需人员操作,工作时无需再进行调整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矿脱泥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漏斗的上部形成为柱状,所述第一漏斗的下部形成为锥状,所述第一出砂口设在所述第一漏斗的下部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漏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漏斗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漏斗的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漏斗的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出砂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二漏斗相对于所述第一漏斗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漏斗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漏斗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溢流口和所述第二溢流口分别与溢流槽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出砂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通过涵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涵管上分别设有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矿脱泥装置的第一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矿脱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原矿脱泥装置100;
第一漏斗10;第一进料口11;第一溢流口12;第一出砂口13;第一溢流槽14;第二溢流槽24;
第二漏斗20;第二进料口21;第二溢流口22;第二出砂口23;
涵管30;闸阀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2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链挂具摆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发酵用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