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1493.8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杨安进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池 模组 连接 极耳护板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一种电池模组极耳保护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所用到的电池模组是由众多单电池串并联组装而成,因此电池模组内极耳片数以及串并联的连接线多且繁杂,而这些线束和极耳连接片只有简单的固定和布置,并没有其他固定和保护装置。在电池模组频繁振动过程中,一旦极耳连接片脱开或是在碰撞中内部或外部导体搭接到邻近极耳(引发二次危险事故),就会造成短路热失控;同时极耳连接部分缺少封盖设计,导致部分热量散失,不利于冬季保温;外部火源烘烤电池箱时热量会透过箱体直达电池模组和极耳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使其易于成型组装,并具有固定和保护极耳连接片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其包括基板,该基板为长方形平板,具有一个工作面和相背于该工作面的背面;该基板的四个角部向同一方向凸伸出四个凸块;该四个凸块两两相对,该凸块的内侧面设置有卡勾;该基板的工作面分为上部和下部,呈上下对称;工作面的上部,凸设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第一压块设置于该第二压块的两侧,该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之间界定出极耳嵌入槽;该工作面的下部与该上部结构对称,也具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之间界定出的极耳嵌入槽;上部的压块与下部的压块之间设置有间隔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极耳护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压块、第二压块设置减重凹槽。
前述的极耳护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压块为两个,第二压块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护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组装。
二、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护板,压块之间有嵌入槽,极耳连接片竖起部分通过嵌入嵌入槽,减去了组装时竖起部分需要弯折的工艺,并实现很好的固定与隔离保护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护板,采用保温阻燃材料,降低电池模组热量散失和电池箱受外部火烤时传递到极耳处的热量。
四、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护板,也可以设置加强筋满足碰撞时对极耳护板的保护要求。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第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极耳护板20安装于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极耳护板20安装于极耳连接片10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第二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极耳护板20安装于电池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极耳护板20安装于电池模组的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其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A、图1B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的极耳护板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背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极耳护板20用于保护电池模组极耳连接片。该极耳护板20包括基板1、第一压块2、凸块3、卡勾4、嵌入槽5、减重凹槽6、第二压块7以及间隔槽9。
所述的基板1为长方形平板,具有一个工作面和相背于该工作面的背面。该基板1的四个角部向同一方向凸伸出四个凸块3,优选为凸块3垂直于该基板1的工作面;该四个凸块3两两相对,凸块3的内侧面设置有卡勾4。
该基板1的工作面分为上部和下部,呈上下对称;工作面的上部,凸设有两个第一压块2和一个第二压块7,两个第一压块2设置于该第二压块的两侧,该两个第一压块2和第二压块7之间界定出两个极耳嵌入槽5。该工作面的下部与该上部结构对称,也具有两个第一压块2和一个第二压块7之间界定出的两个极耳嵌入槽5。该上部的压块2、7与下部的压块2、7之间设置有间隔槽9,供线束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1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