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976.6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曲迪;邱正茂;刘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艾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留 净水 出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
背景技术
净水机出水嘴是安装在净水机的出水位置,一般来说,出水嘴的出水流通道设置成直筒状,很多时候,当净水机停止出水时,出水嘴的水流通道内还残留有部分水滴,由于出水嘴的出水口孔径比较大,水滴与孔壁之间形成的表面张力不足以克服水滴自身的重力,当拿走水杯后,会继续从出水口流出,形成了所谓的残留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针对目前净水机出水嘴会存在残留水现象存在的不足,而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所述出水嘴包括一设置上端的进水口及下端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嘴上端的外侧设置安装孔;所述出水嘴中部设置连接进水口及出水口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上部设置成口径渐变的渐变管道,所述水流通道下部设置直筒管。
较佳的,所述渐变管道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或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所述出水嘴包括一设置上端的进水口及下端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嘴上端的外侧设置安装孔;所述出水嘴中部设置连接进水口及出水口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上部设置成口径渐变的渐变管道,所述水流通道下部设置直筒管;通过设置渐变管道及直筒管道相结合的方式,合适的进水口、出水口孔径比例与孔径本身的大小,在停止出水瞬间,孔内残留水滴的体积适当,水滴与孔壁之间产生的表面张力足以克服水滴自身的重力,从而抑制了水滴从出水口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出水嘴包括一设置上端的进水口1及下端的出水口2,出水嘴上端的外侧设置安装孔3;出水嘴中部设置连接进水口1及出水口2的水流通道4,水流通道4上部设置成口径渐变的渐变管道41,所述水流通道4下部设置直筒管42,直筒管42较整个水流通道4的长度较短,一般是整个水流通道4长度的1/8到1/5。
渐变管道41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如图1所示)或逐渐变大(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残留的净水机出水嘴;通过设置渐变管道41及直筒管42道相结合的方式,合适的进水口1、出水口2孔径比例与孔径本身的大小,在停止出水瞬间,孔内残留水滴的体积适当,水滴与孔壁之间产生的表面张力足以克服水滴自身的重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艾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艾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水机的滤瓶组件
- 下一篇:一种钛电极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