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端用创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900.3 | 申请日: | 2015-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庞小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端 用创可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创可贴,具体涉及一种指端用创可贴。
背景技术
四肢末梢关节因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功能重要、使用频率高而易致损伤。损伤后对伤患处合理稳妥包扎、换药有利于保护创面,使创面尽快恢复,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常规换药中,清理完创面后用药粉、药棉覆盖创面,敷料包裹,最后用医用胶带缠绕包扎伤患处。对于一般创面常常包裹臃肿,影响患者指头的活动,有损美观,而且容易脱落,不利于创面恢复。对医护人员来说,指端创面换药包扎过程繁琐、操作时间较长、敷料胶带不好固定易脱落是常遇到的问题,包扎过松易致敷料脱落,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创面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指端用创可贴,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包扎,用于指端创面换药时能够节省医护人员和患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后不易脱落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利于患者指端创面的康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端用创可贴,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中心部位具有创面接触区,所述基层的周围具有沿所述创面接触区周向设置的两点钟方向粘结条、三点钟方向粘结条、六点钟方向粘结条、九点钟方向粘结条和十点钟方向粘结条,所述创面接触区上设置有防渗棉层,所述防渗棉层上设置有敷料层,所述基层上粘结有覆盖在敷料层上的离型纸层。
上述的一种指端用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接触区为圆形区。
上述的一种指端用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边沿通过设置在所述两点钟方向粘结条、三点钟方向粘结条、六点钟方向粘结条、九点钟方向粘结条和十点钟方向粘结条上的热熔压敏胶涂层粘结有离型纸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结构简单且易于包扎,用于指端创面换药时能够节省医护人员和患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后不易脱落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有利于患者指端创面的康复。
2、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包扎于指端创面后松紧合适且粘附性好不易脱落,不影响关节活动,具有美观实用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使用时易于操作,对于较小的指端创面,患者可自行在家包扎,方便省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成本低廉,可批量生产,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离型纸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创面接触区; 2—两点钟方向粘结条; 3—三点钟方向粘结条;
4—六点钟方向粘结条; 5—九点钟方向粘结条; 6—十点钟方向粘结条;
7—敷料层; 8—基层; 9—防渗棉层;
10—离型纸层; 11—热熔压敏胶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指端用创可贴,包括基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8的中心部位具有创面接触区1,所述基层8的周围具有沿所述创面接触区1周向设置的两点钟方向粘结条2、三点钟方向粘结条3、六点钟方向粘结条4、九点钟方向粘结条5和十点钟方向粘结条6,所述创面接触区1上设置有防渗棉层9,所述防渗棉层9上设置有敷料层7,所述基层8上粘结有覆盖在敷料层7上的离型纸层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创面接触区1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8的边沿通过设置在所述两点钟方向粘结条2、三点钟方向粘结条3、六点钟方向粘结条4、九点钟方向粘结条5和十点钟方向粘结条6上的热熔压敏胶涂层11粘结有离型纸层10,剥离方便且使用后创可贴粘结牢靠。
使用时,对患者指端消毒清创后根据创面情况放置药物,将离型纸层10去掉,将敷料层7正对指端创面覆盖于其上,防渗棉层9有助于防止药物外渗,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然后将六点钟方向粘结条4粘贴于创面下方近端,将创可贴初步固定,将两点钟方向粘结条2和十点钟方向粘结条6分别从指端下方环绕交叉粘贴于创面后侧,最后将三点钟方向粘结条3和九点钟方向粘结条5粘贴于创面左右两侧,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创可贴牢固粘结与患者指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