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人过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702.7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英泰菲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B6/00;G08G1/09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盲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路过街提醒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盲人过街系统,该系统用于提醒盲人在安全的时候过马路。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每时每刻都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现有技术在各种路口设置了交通指示灯,以便于路人能够按指示过马路,从而减少因乱过马路而引起的伤亡。但是这些交通指示灯都是为双目健全的人而设计,盲人根本无法看见交通指示灯的指示,即使有部分交通指示灯增加了语音提示功能,也未能为盲人过马路提供较好的保障,因为外界环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非常大,人声车声早已掩盖了交通指示灯的语音提示,如果刻意提高语音提示的音量,又会造成噪音污染,从而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所以上述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盲人过街系统的发展,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人过街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语音提示容易被环境噪音覆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盲人过街系统,包括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灯包括红灯和绿灯,
还包手环;
所述交通指示灯上设有信号发送电路,信号发送电路设有红灯信号检测端和绿灯信号检测端,红灯信号检测端与红灯连接,绿灯信号检测端与绿灯连接;
所述手环上设有信号接收电路、红灯振动器和绿灯振动器;该信号接收电路设有红灯信号发送端和绿灯信号发送端;该红灯振动器和绿灯振动器分别设于手环的两侧,红灯振动器与红灯信号发送端连接,绿灯振动器与绿灯信号发送端连接;
所述红灯信号检测端检测红灯亮起的红灯信号,信号发送电路将红灯信号送至信号接收电路,信号接收电路将红灯信号经红灯信号发送端送至红灯振动器,红灯振动器根据接收的红灯信号产生振动;
所述绿灯信号检测端检测绿灯亮起的绿灯信号,信号发送电路将绿灯信号送至信号接收电路,信号接收电路将绿灯信号经绿灯信号发送端送至绿灯振动器,绿灯振动器根据接收的绿灯信号产生振动。
优选的,所述手环的内环壁设有至少一个凸点,该凸点设置的位置与红灯振动器或绿灯振动器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手环的内环壁设有红灯感应面和绿灯感应面,红灯感应面和绿灯感应面上均设有通孔,该红灯感应面与红灯振动器的设置位置对应,该绿灯感应面与绿灯振动器的设置位置对应;
所述红灯振动器和绿灯振动器设于手环内部;
所述红灯振动器背离红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于红灯振动器该表面与手环的内腔壁之间,该红灯振动器面向红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红灯感应凸柱,红灯感应凸柱插入红灯感应面的通孔内;
所述绿灯振动器背离绿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连接于绿灯振动器该表面与手环的内腔壁之间,该绿灯振动器面向绿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绿灯感应凸柱,绿灯感应凸柱插入绿灯感应面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手环的内环壁设有红灯感应面,红灯感应面上设有通孔,该红灯感应面与红灯振动器的设置位置对应;
所述红灯振动器和绿灯振动器设于手环内部;
所述红灯振动器背离红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于红灯振动器该表面与手环的内腔壁之间,该红灯振动器面向红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红灯感应凸柱,红灯感应凸柱插入红灯感应面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手环的内环壁设有绿灯感应面,绿灯感应面上设有通孔,该绿灯感应面与绿灯振动器的设置位置对应;
所述红灯振动器和绿灯振动器设于手环内部;
所述绿灯振动器背离绿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连接于绿灯振动器该表面与手环的内腔壁之间,该绿灯振动器面向绿灯感应面的表面设有绿灯感应凸柱,绿灯感应凸柱插入绿灯感应面的通孔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当红灯亮起时,红灯信号使得红灯振动器发生振动,而绿灯亮起时,绿灯信号将使得绿灯振动器发生振动;由于红灯振动器和绿灯振动器分别设于手环的两侧,所以使用者能够根据手环的振动判断红绿灯的状态;这种提示方式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何时过马路,并且不会产生噪音,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语音提示容易被环境噪音覆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英泰菲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英泰菲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英语词语听说读写综合学习装置
- 下一篇:防盗硬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