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409.0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强;姚伯龙;赵磊;徐莉;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F03D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支撑 智能 变量 叶片 | ||
1.一种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为薄壁壳体结构,其壳体内腔(12)由前侧的叶面(1)及后侧的后支撑柱(2)封闭形成,所述叶片本体的重心位于后支撑柱(2)上,叶面(1)与重心轴线之间带有向前倾斜的α倾角(14);所述叶片本体的叶根端为后支撑柱(2)端部的柱形支撑部(201)及叶面(1)端部的窄条部(101),柱形支撑部(201)的端部带有法兰连接部(3),柱形支撑部(201)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叶尖端平滑延伸形成后支撑柱(2)的扁平支撑部(202),扁平支撑部(202)的宽度大于柱形支撑部(201)的外径,窄条部(101)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叶尖端扭转平滑延伸形成叶面(1)的扁平部(102),扁平部(102)的宽度大于窄条部(101)的宽度;
位于后支撑柱(2)两侧的叶面(1)上对称设置有卸荷区,所述卸荷区包括安装于叶面(1)上的卸荷板(4),卸荷板(4)上靠近后支撑柱(2)的内侧边借助铰链(7)与叶面(1)转动连接,于铰链(7)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力器(8)及扭簧套(9),扭簧套(9)内安装有扭簧;卸荷板(4)的上下两侧边及外侧边分别与叶面(1)借助电磁开关(6)连接,卸荷板(4)上安装有风压传感器的多个感应端(11),所述电磁开关(6)、风压传感器及阻力器(8)分别与安装于叶面(1)上的集成控制器(5)电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α倾角(14)的范围为1°-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压传感器(19)、电磁开关(6)及阻力器(8)分别与后支撑柱(2)根部的电源引线桩(17)连接,电源引线桩(17)与导电环(15)连接,导电环(15)连接独立电源(16)。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12)中沿着所述叶片本体的跨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1)的迎风面带有弧形凹面(10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板(4)上靠近后支撑柱(2)的内侧边通过上、中、下三个铰链(7)与叶面(1)转动连接,上、下位的铰链(7)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力器(8)及扭簧套(9),中位的铰链(7)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套(9)。
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位于铰链(7)与阻力器(8)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轴套(1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后支撑智能可变量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荷板(4)为空腔式箱体结构,其空腔内设置有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4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降温风力发电机机舱罩
- 下一篇:一种滚珠式压电陶瓷波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