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流搅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0330.8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恺;陈君;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特圣大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清***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对流搅拌器,属于实验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中,为了使两种或多种互溶或不互溶流体按工艺要求混合均匀或者促进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通过物理搅拌使流体与物料强烈地流动,以达到加速溶解、防止沉降、促进化学反应等目的。因此,物理搅拌方法是化学实验室用于流体混合的重要方法。
流体的粘度对搅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根据搅拌介质的粘度大小来选择不同的搅拌器。搅拌器的种类包括桨式、推进式、涡轮式、锚式和螺带式等,各种的选型对于实验室应用来说较不方便。
目前实验室及工业生产采用的搅拌多为单向搅拌轴,单向搅拌轴由于旋转方向一定,使得搅拌的流体流向也为单一方向,在一定转速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的混合不同的物质。在搅拌进行过程中,流体由于受到惯性影响而进行不利于溶解或混合的切向流动,且会产生漩涡,从而减少了流体内物料均匀混合的机会。在非均相的反应体系和粘度较大的反应体系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搅拌装置,使搅拌腔内的溶液产生对流,增加流体的轴向流动及径向流动,减少其切向流动,促进流体溶解、均匀混合或促进反应进行。
本实用新型对流搅拌器的结构包括: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速控模块,啮合模块,一个主搅拌轴,若干个副搅拌轴。
电源模块的参数为AC220V,100~300W。
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与减速器。
速控模块包括速度调节旋钮,可控制搅拌速度范围为:0~1500r/min。
啮合模块由齿轮组成,与每个搅拌轴的上端连接:主动齿轮与主搅拌轴的上端连接,从动齿轮与副搅拌轴的上端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构成啮合模块。驱动模块与啮合模块及下方焊接的主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驱动模块、速控模块、啮合模块都封闭在机架之中,机架为封闭结构,机架底部包括与每个搅拌轴相对应的轴封。
主搅拌轴的长为130~260mm,副搅拌轴的长度小于主搅拌轴,与主搅拌轴在空间上为分层次排列。主搅拌轴与副搅拌轴由耐腐蚀材料构成,优选为不锈钢。
主搅拌轴与副搅拌轴的底部分别包括2~3片桨叶,搅拌过程中由于副搅拌轴直接与主搅拌轴啮合,因此全部副搅拌轴的旋转方向都与主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这样使得搅拌容器内的流体流向相应地形成对流。
副搅拌轴的桨叶总长度小于主搅拌轴的桨叶总长。
桨叶优选为每个搅拌轴上设置两片,两片桨叶通过铆接轴固定在搅拌轴底部,桨叶以铆接轴为轴可以向上自由旋转,与搅拌轴所成角度为0~90°,这种设置的目的是方便清洗并且随时可调整搅拌体积。
优选地,副搅拌轴设置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机架上设置一个排气孔,排气孔两端分别连通搅拌容器与外界环境,在排气孔与外界连通的位置设置一个或若干个排气阀。目的是灵活控制搅拌容器是否与外界连通,依据是所搅拌流体的挥发特性或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是否有气体。
优选地,速控模块还包括可显示搅拌速度的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主搅拌轴和若干个副搅拌轴,它们通过啮合装置形成联动,使搅拌腔内的溶液产生对流,减少搅拌过程中流体的切向流动,并有效减弱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漩涡,增加流体均匀混合的机会,从而促进固体溶质更快地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在用于非均相反应的搅拌时能使得固体和液体、不同密度的多种液体之间的物质获得更大程度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流搅拌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对流搅拌器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流搅拌器中啮合模块的立体图;
图1、图2和图3中:1、电源模块;2、驱动模块;3、速控模块;4、啮合模块;5、主搅拌轴;6、副搅拌轴;7、机架;8、搅拌容器;21、电动机;22、减速器;23、联轴器;31、速度调节旋钮;32、液晶显示屏;41、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第二从动齿轮;44、第三从动齿轮;51、桨叶;52、铆接轴;61、第一副搅拌轴;62、第二副搅拌轴;63、第三副搅拌轴;71、轴封;72、排气孔;73、排气阀;81、搅拌腔。
图4是聚乳酸的溶解曲线对比图;
其中,所述浓度为搅拌后聚乳酸在溶液中的浓度,A表示用常规单搅拌轴搅拌器搅拌,B表示用本实用新型的对流搅拌器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特圣大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特圣大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