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261.0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5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冯莺;刘清凤;邓竹;邓峥华;黄平娜;胡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78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多功能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手电筒,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应急照明工具,现有的手电筒一种是使用干电池供电的,另一种是使用蓄电池供电的。使用干电池作为供电的手电筒消耗干电池比较快,干电池的更换比较频繁,而现在干电池的废弃日益成为大的污染源,因此需要减低干电池的使用。使用蓄电池供电的手电筒虽然能避免,但是许多使用手电筒的场所都缺乏市电,尤其是人们在野外作业的时候,要靠市电来给手电筒充电很不可能。它能利用自然界太阳能进行充电,所以特别适合野外使用,无需市电进行充电,使用又十分方便,但是它的太阳能电池板是直接与筒体做成一体的,所以还存在不足之处,当夜晚没有太阳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装置就成了摆设,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另外,在使用时,无法得知电量的多少,不知道怎样能节约使用电能,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电成了人类必不可少的资源,手电筒、指南针等也是人们在外必带的必需品。但是,东西太多太琐碎容易让人丢三落四,弄不好还会出现危险而不能自救,如能在传统手电筒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传统的手电筒做到一物多用,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手电筒,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手电筒,包括筒身、蓄能器、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控制单元、显示屏、测距开关、照明开关、USB接口、灯泡、发电机、夜视表盘、夜视指南针、太阳能电池板、摇杆、摇臂、转盘,所述手电筒本体设置有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及控制单元,所述灯泡安装与激光接收模块、激光发射模块之间,所述筒身壁上设置有显示屏及测距开关,所述手电筒壁上另一侧靠近下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夜视表盘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上方,所述夜视表盘内安装夜视指南针,所述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测距开关、显示器及手电筒蓄能器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及发电机与蓄电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筒身下端的底部安装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输入端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的另一端与摇臂连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摇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材料采用的硅元素。
进一步的,所述指南针的针头涂有荧光粉,所述表盘涂有荧光粉,方便在夜间用于辨认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能显示蓄能器里的电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用担心太阳能电池板充电不足,出现断电的问题,节能环保,设计简单,能够善于利用电能,使电能有不必要的浪费,传统节能环保手电筒起到了一物多用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手电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手电筒表面示意图;
图中:1、激光发射模块;2、灯泡;3、控制单元;4、激光接收模块;5、蓄能器;6、显示屏;7、测距开关;8、照明开关;9、USB接口;10、发电机;11、转盘;12、摇臂;13、摇杆;14、夜视指南针;15、夜视表盘;16、太阳能电池板;17、筒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