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158.6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刘爱华;信朝华;胡堃;孙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 | 分类号: | A61F2/9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位 食管 支架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支架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食管支架对治疗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食管类疾病的应用也逐渐形成了主流,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食管支架在治疗此类疾病中有创伤小、效果迅速和安全简便的优点,特别是对于身体条件差,病程时间长的病人更显优势,是其它治疗手段难以替代的有效治疗方法。
食管支架根据覆膜情况可分为:无覆膜、部分覆膜和全覆膜。但不管植入的是哪一种支架,都有支架移位和脱落的风险。为了防止这种风险的发生,有两种方法:一是人们从产品结构上做出的改进如:ZL99230617.5脚刺型食管支架中提到的食管支架下端喇叭口处连接数只向下的倒刺,倒刺方向在喇叭口顺延方向呈斜向外下状,这种支架虽然稳定性好,不易下滑,但是如果下滑可能会刺破血管,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再比如:申请号201220198703.6一种螺旋形可降解食管支架专利中涉及到的一种经特殊结构设计的螺旋形可降解食管支架,可有效解决支架在使用中易滑落的问题。但作为可降解支架,对其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有其比较高的要求,降解过快或支撑力不够都容易出现再狭窄,同时对于食管内腔道而言出现移位和脱落的风险也是常见问题,而且价格比金属类支架要高很多。二十医生在做此类手术后的为防止移位和脱落,则不断的对患者进行短周期复查,如一周,半个月等,在确定移位后将进行支架回收,以防止滑落到胃中。这个过程虽然能防止支架脱落,但让病人忍受着不断复查的痛苦,同时治疗成本也大大增加了。
因此,现新型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此种食管支架可以有效的避免移位和脱落的风险,并使患者减少频繁复查的痛苦,同时降低治疗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新型提供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
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包括食管支架、输送器、穿线器和缓冲固定管;
所述食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固定线;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为金属支架、塑料支架或生物可降解支架;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结构为网状或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可以是不覆膜、部分覆膜或全覆膜;
所述支架本体的上口设有固定线;
所述固定线环绕穿行支架上口一圈,并有一个固定结;
优选地,所述固定线长度大于或等于50cm;
优选地,所述固定线的材质为高分子管线或高分子编织线,如PE、PET;
所述穿线器包括鞘管和套圈;
优选地,所述套圈的头端设有套线环;
优选地,所述套线环的材质为超弹性材料,如镍钛丝;
所述缓冲固定管的材料为硅胶或热塑弹性体材料;
优选地,所述缓冲固定管至少设置一个孔。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的优点在于:
本新型通过穿线器将植入病变部位的食管支架上的固定线回撤到体外,即鼻孔处,固定在缓冲固定管,使食管支架达到不移位,不脱落的目的;同时,缓冲固定管能尽量减小患者鼻部的不适感。
本新型为可回收型食管支架,有效避免了永久性植入带来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这些附图仅是本申请记载的一种防移位食管支架器械包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本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图1为人体食管解剖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实施例中食管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实施例中食管支架及输送器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实施例一中缓冲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实施例中穿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实施例中穿线器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新型实施例中食管支架在食管中的释放过程分步示意图;
图8为本新型实施例中穿线器操作过程分步示意图;
图9为本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线体外固定示意图;
图10本新型实施例二缓冲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新型实施例二中固定线体外固定示意图;
图12为本新型实施例三中缓冲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