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臂循经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151.4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凤;张金业;王琴;蔡晶;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臂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上臂循经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器,又称艾疗导入器,就是可随意固定在肢体上的任何部位,受灸者可自行调节艾粒与皮肤的距离的器具。当艾粒(艾条)在相对密封的艾灸器具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久久作用于腧穴,火力均衡,渗透力强,作用不中断。器具在治疗中起到了充分利用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效、药效、烟熏等有效成份对穴位和经络进行的刺激,集热效、药效、烟熏三效合一,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疗效。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科技艾灸器,不仅可以恒温、控烟、不灼伤人体,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具有磁疗、远红外线理疗、点穴理疗的功能,大大推动了艾灸行业的科技进步,及其方便大众艾灸养生。
经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置管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临床上广泛认可与应用。但是PICC置管给血管带来机械性刺激所致静脉炎、静脉血栓形式、局部肿胀是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以及经济负担,甚至导致置管失败。按中医的观点——静脉炎是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致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血溢肌块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尽早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等物理及药物的方法对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有预防的作用,有研究发现PICC置管后局部热水袋干热敷,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使用电热垫热疗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因此,置管后的上臂热疗疗效确切。但热疗的温度不易控制,局部涂药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及血管入口感染的机会。选择温度适宜、经济实用的方法是临床护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中医上通常使用艾灸的方法进行热疗,以其经济、实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重视。但现有的艾灸器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现有的艾灸器不符合上臂的解剖特点,灸器放置不方便,且易压迫上臂的血管,患者无法自行操作;二是PICC置管后,患者局部血管管径变细,加之置管时的局部机器刺激,易形成静脉炎,静脉栓塞,致沿置管上部血管,疼痛,肿胀,临床上尚无用于针对局部条形肿痛灸阿是穴的灸器,更无用于上肢灸的专用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臂循经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臂循经艾灸器,包括一壳形艾灸器本体,所述艾灸器本体底部敞口,且敞口形状为内凹的弧形,艾灸器本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板;艾灸器本体中部设置一防护网,将艾灸器本体内的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竖直放置有燃艾管。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下方、对应燃艾管的底部的位置设有一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艾灸器本体中部设置一防护网,防护网上方有2柱燃艾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燃艾管的数量为2-3柱,所述隔热板为条形隔热板,隔热板一端固定在艾灸器本体内壁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腔和下腔的艾灸器本体侧壁上均设有连通外界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臂循经艾灸器,艾灸器本体底部的敞口形状为内凹的弧形,符合人体的前臂的解剖特点,对实施PICC置管患者施灸方便,通过局部热疗能减少因置管而致的肿胀,治疗过程舒适持久;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臂循经艾灸器,作用途径明确,艾叶量、艾灸时间及温度变化相对稳定,容易控制,重复性高,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臂循经艾灸器,可以循着上肢血管的走向艾灸,使血管通畅起来的,这样在血管上方重点艾灸,使血流加快,炎症消退,减少计划外拔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臂循经艾灸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所述的上臂循经艾灸器的爆炸图。
其中:1、艾灸器本体;2、铁丝网;3、隔热板;4、燃艾管;5、上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上臂循经艾灸器,包括一壳形艾灸器本体1,所述艾灸器本体1底部敞口,且敞口形状为内凹的弧形,艾灸器本体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艾灸器本体中部设置一防护网3,将艾灸器本体内的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竖直放置有2柱燃艾管4,所述防护网下方、对应燃艾管的底部的位置设有一条形隔热板5,隔热板5一端固定在下腔的内壁上。所述上腔和下腔的艾灸器本体侧壁上均设有连通外界的通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肿瘤医院,未经南通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电机反接保护报警电路
- 下一篇:一种带摩头的酒杯式艾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