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水泵的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9700.6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8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谢馥霞;杨兴国;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乾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1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水泵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水泵的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冷却泵广泛使用的叶轮为铝合金材料压铸后通过机械加工制得,由于铝合金材料价格高,压铸后再机械加工的生产周期较长,导致冷却水泵叶轮的生产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铝合金叶轮在发动机冷却泵使用的过程中,与冷却水泵的叶轮接触的冷却水中含有重金属,对铝合金叶轮的腐蚀作用较强,对叶轮的叶片磨损严重,冷却水结冰后,易导致铝合金叶轮的螺纹拔牙,使铝合金叶轮无法正常安装在转动轴上,导致铝合金叶轮的使用寿命较短,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水泵的叶轮,其制造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水泵的叶轮,冷却水泵的叶轮为采用冷轧钢板一体成形的叶轮,所述叶轮的轮盘中心设有轴向延伸的轴套,所述轮盘的圆周均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翅状部,各翅状部的延伸端经折弯后形成轴向延伸的楔形叶片,所述楔形叶片和轴套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楔形叶片呈螺旋状分布,各个楔形叶片的短边距轴套的距离大于长边距轴套的距离,形成渐开线弧段。
所述楔形叶片的渐开线弧段所对应的夹角α为20-40度。
所述楔形叶片的楔形坡度β为6-10度。
所述叶轮的轴套和楔形叶片为拉深形成的结构。
所述轮盘翅状部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轴套的高度比楔形叶片长边的高度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水泵的叶轮,冷却水泵的叶轮为采用冷轧钢板一体成形的叶轮,冷轧钢板的价格低,制成的叶轮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一体成形加工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所述叶轮的轮盘中心设有轴向延伸的轴套,叶轮通过该轴套周向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轮盘的圆周均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翅状部,各翅状部的延伸端经折弯后形成轴向延伸的楔形叶片,所述楔形叶片和轴套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楔形叶片呈螺旋状分布,各个楔形叶片的短边距轴套的距离大于长边距轴套的距离,形成渐开线弧段,楔形叶片具有弧度,楔形叶片随叶轮转动时,对周围的冷却水施加压力,将冷却水泵出水泵外。
所述叶轮的轴套和楔形叶片为拉深形成的结构,拉深成形的制作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轴套的高度比楔形叶片长边的高度高,当叶轮通过轴套周向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后,轴套将楔形叶片与转动轴箱体之间隔出间隔,防止楔形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与转动轴箱体发生干涉,保证楔形叶片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中,1为轮盘,2为轴套,3为翅状部,4为楔形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冷却水泵的叶轮,冷却水泵的叶轮为采用冷轧钢板一体成形的叶轮,本实施例中,所述冷轧钢板采用ST12卷材作为叶轮的加工原料,所述叶轮的轮盘1中心设有轴向延伸的轴套2,该轴套通过拉深成形。所述轮盘1的圆周均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翅状部3,本实施例中,轮盘1翅状部3的数量为六个。各翅状部3的延伸端经折弯后形成轴向延伸的楔形叶片4,所述楔形叶片4和轴套2的延伸方向相同,楔形叶片4的楔形坡度β为6-10度,本实施例中,ST12卷材采用曲柄压力机冲压落料形成翅状部,翅状部的延伸端通过拉深形成楔形叶片,楔形叶片的楔形坡度为8度。叶轮的轴套和楔形叶片均为拉深形成的结构,加工效率高,避免了传统铝合金叶轮压铸形成后还需通过机械装置加工的缺点。各楔形叶片4呈螺旋状分布,各个楔形叶片4的短边距轴套2的距离大于长边距轴套2的距离,形成渐开线弧段,为保证楔形叶片的使用安全,所述轴套2的高度比楔形叶片4长边的高度高。所述楔形叶片4的渐开线弧段所对应的夹角α为20-40度,本实施例中,渐开线弧段所对应的夹角α为25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轴套将叶轮周向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带动叶轮的楔形叶片转动,具有弧度的叶片对周围的冷却水施加压力,带动冷却水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乾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乾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9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