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丸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9308.1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家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丸出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料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制丸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丸机的出料是直接将搓好的药丸送出机器,直接暴露在外,导致药丸会受到外界的污染,不符合安全卫生。因此如果能对制丸后的出料进行改进,从而不会暴露在外面的环境,无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把出料置于制丸设备内,会使得整个设备体积过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如果采用闭合式设计,那么如果遇到堵塞问题,清理也会是需要面临的难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发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丸出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制丸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搓丸机、传送通道、传输出料装置、电机、清淤通道和吸球部,所述搓丸机设于壳体内,所述搓丸机下方设有传送通道,所述传送通道与传输出料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传输出料装置连接,所述清淤通道贯通壳体,所述清淤通道与传送通道连接,所述吸球部与传输出料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传输出料装置包括:传送带、振荡部、出丸孔和外罩,所述传送带的上端设有振荡部,所述振荡部的末端设有出丸孔,所述外罩固定于振荡部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传送通道包括:通道本体、下料口和入球口,所述通道本体的顶端与搓丸机下端触接,所述通道本体的底端一侧设有下料口,所述通道本体通过下料口与传输出料装置连通,所述入球口设于通道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通道本体与清淤通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清淤通道包括:入件通道和清理件,所述入件通道一端与入球口连接,所述入件通道的另一端贯通壳体,所述清理件为球形结构,所述清理件通过入件通道置于传送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吸球部包括:吸球管和真空泵,所述吸球管一端与外罩的侧壁贯通连接,所述吸球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输出料装置上加盖外罩的方式起到出料过程中受到外界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设计带来的堵料问题,我们设计了不需要拆除机体,就能够进行清淤的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搓丸机200、传送通道300、通道本体310、下料口320和入球口330。
传输出料装置400、传送带410、振荡部420、出丸孔430和外罩440。
电机500、清淤通道600、入件通道610和清理件620。
吸球部700、吸球管710和真空泵7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制丸出料装置包括:壳体100、搓丸机200、传送通道300、传输出料装置400、电机500、清淤通道600和吸球部700,搓丸机200设于壳体100内,搓丸机200下方设有传送通道300,传送通道300与传输出料装置400固定连接,电机500与传输出料装置400连接,清淤通道600贯通壳体100,清淤通道600与传送通道300连接,吸球部700与传输出料装置400连接。
其中,传输出料装置400包括:传送带410、振荡部420、出丸孔430和外罩440,传送带410的上端设有振荡部420,振荡部420的末端设有出丸孔430,外罩440固定于振荡部420的上端。
传送通道300包括:通道本体310、下料口320和入球口330,通道本体310的顶端与搓丸机200下端触接,通道本体310的底端一侧设有下料口320,通道本体310通过下料口320与传输出料装置400连通,入球口330设于通道本体310的侧壁上,通道本体310与清淤通道600连接。药条经过搓丸机200的加工后变成药丸,通过通道本体310滚动到下料口320,然后再进入传输出料装置400。
清淤通道600包括:入件通道610和清理件620,入件通道620一端与入球口330连接,入件通道620的另一端贯通壳体100,清理件620为球形结构,清理件620通过入件通道610置于传送通道300内。
吸球部700包括:吸球管710和真空泵720,吸球管710一端与外罩440的侧壁贯通连接,吸球管710的另一端与真空泵7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9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