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雪地骑行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9081.0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佰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68 | 分类号: | B60S1/68;B62J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雪地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雪地骑行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作为日常生活中短途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自行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自行车产生之初至今历代技术人员针对其机械性能、使用便捷性等方面做出了难以计数的改进,使得自行车产品性能得到不断优化,并衍生出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路况的具体类型。例如山地自行车通过对动力总成和减震性能的优化更适用于山地骑行,又如双人自行车通过增设驾驶位置并协调动力实现了双人同时骑行的全新体验。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普遍不便于行驶于积雪路面,这首先是由于积雪路面本身摩擦力较大,此外,积雪容易附着在轮胎缝隙中,一方面会使得轮胎变重、降低运动效率,同时残存于轮胎狭缝中的积雪可能与挡泥板等自行车组件发生摩擦进而严重影响行进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于雪地骑行的自行车,以解决当自行车行驶于积雪路面上时,积雪过多的附着、残留于轮胎表面或狭缝中而影响行进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雪地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具有轮胎,同时还包括吹散装置,所述吹散装置包括变径桶和集中管,所述变径桶一端面的面积大于其另一端面的面积,变径桶较大面积端面朝向自行车行进方向,变径桶较小面积的端面与集中管的一端密封连接,集中管的另一端伸至自行车本体的轮胎旁,所述集中管的内壁具有螺旋状的膛线。
优选的,所述集中管材质为低碳钢。
优选的,所述吹散装置固定安置于自行车本体的挡泥板上。
优选的,所述吹散装置有两个,其各自的集中管分别伸至自行车本体的前轮胎旁和后轮胎旁。
优选的,所述变径桶的较小面积端面与其较大面积端面的面积比不大于1/5。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吹散部件可以充分利用行进中迎面吹来的风力对附着于轮胎表面的积雪进行吹散,无需额外供能,同时不会增大风阻,在实际实验中发现直接出风的模式不易完全吹掉残存在轮胎沟槽内的积雪,因此本技术方案对吹散部件的集中管内壁设置螺旋状的膛线,类似于步枪膛线的原理可以使得出风在一定程度上呈螺旋状,显著提升气流乱流程度,进而提升对积雪的清除效率。
在优选技术方案中,限定低碳钢材质是考虑其韧性和可塑性较好、便于加工;限定吹散装置位于挡泥板上是一种较便捷的固定方式,此时集中管末端可以穿透挡泥板到达轮胎旁边也可以从侧向伸过去;限定有分别设置于前轮轮胎附近和后轮轮胎附近的吹散装置是为了全面清除前轮和后轮上附着的积雪;限定变径桶较小面积端面与其较大面积端面的面积比不大于1/5是为了保证较高的吹散风速,以完全清除积雪。
本实用新型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改进实现了突出的技术效果,同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具有突出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吹散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自行车本体2、挡泥板3、吹散装置
301、变径桶302集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便于雪地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所述自行车本体1具有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散装置3,所述吹散装置3包括变径桶301和集中管302,所述变径桶301一端面的面积大于其另一端面的面积,变径桶301较大面积端面朝向自行车行进方向,变径桶301较小面积的端面与集中管302的一端密封连接,集中管302的另一端伸至自行车本体1的轮胎旁,所述集中管302的内壁具有螺旋状的膛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中管302材质为低碳钢;所述吹散装置3固定安置于自行车本体1的挡泥板2上;所述吹散装置3有两个,其各自的集中管302分别伸至自行车本体1的前轮胎旁和后轮胎旁;所述变径桶301的较小面积端面与其较大面积端面的面积比为1/5。
实施例2
一种便于雪地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所述自行车本体1具有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散装置3,所述吹散装置3包括变径桶301和集中管302,所述变径桶301一端面的面积大于其另一端面的面积,变径桶301较大面积端面朝向自行车行进方向,变径桶301较小面积的端面与集中管302的一端密封连接,集中管302的另一端伸至自行车本体1的轮胎旁,所述集中管302的内壁具有螺旋状的膛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佰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佰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9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