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8986.6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曼德;亚历克斯·穆尔豪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谢栒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加热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诸如水壶、保温壶、饮料制造机等的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保持不变的外观且无法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出不同的图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包括主体和电加热器,主体用于保持液体,电加热器设置为加热所述液体,其中主体包括结构化的表面加工物(surfacefinish),其设置为根据其被观看的角度呈现不同的外观。
该结构化的表面加工物可以直接形成在主体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结构化的表面加工物设置在附接至主体的基片上。优选地,基片围绕圆柱形的主体包裹。优选地,基片通过竖直覆盖件固定至主体。优选地,竖直覆盖件安装在容器的后部,与倾倒口相对。竖直覆盖件可以包括一体式把手。
结构化的加工优选地包括透镜加工(lenticularfinish)。换句话说,该结构包括多个光透射结构,例如微透镜,其折射从加工表面下方的表面反射的光。取决于观看的角度使得表面的不同部分都被观看到。优选地,光透射结构为伸长的且彼此平行。
表面的不同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字符或上述的任意组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水壶;
图2a和2b为图示了透镜印刷的原理的图形;
图3a和3b为以不同的角度示出了图1的水壶的图形;以及
图4a和4b为以不同的角度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壶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水壶1。它包括在使用时保持水的主体2。主体的顶部为铰接盖4。主体的上前部为倾倒口6。
主体在其下端通过金属板封闭。金属加热板的下侧上具有电加热元件(未示出)。控制装置接附至金属加热板,用于控制至加热元件的电力供给,以防止过热。加热元件和控制装置由主体2的下端的覆盖件8隐藏。
水壶1放置在无线电源基座10上,该无线电源基座10向加热元件提供电力,但其也允许将水壶抬起以将水从口6倾倒出去。
水壶的主体2包裹在透镜印刷的聚丙烯板12中,其将在下文予以详细描述。透镜印刷的聚丙烯板的两个边缘由后覆盖模制件14覆盖并固定。手把15与后覆盖模制件14一体地模制。
图2a和2b示出了穿过透镜印刷的聚丙烯板12的详细的截面图。该板由透明层16和不透明层20两层组成,透明层16模制有一系列伸长的圆形脊18,在不透明层20上印有交替的一系列平行的彩色带22、24。
当以图2a中示出的一个角度观看板时,光穿过透明层16的折射引起一组平行带22被看到,但是另一组看不到。用户看到的整体效果是具有第一组带22的颜色的均匀着色的表面。
然而,当以图2b中示出的不同的角度观看板时,折射引起另一组平行的彩色带可视。这给出了板已改变颜色使得具有第二组带24的颜色的均匀着色的表面可视的视觉感觉。
当然,通过对脊18的适当成形,可以使用多于两个的不同的带,其中多于两个的不同角度用于观看它们。
图3a和图3b示出了水壶1上的视觉效果。在图3a中,水壶1倾斜为顶部最靠近用户。这意味着透镜印刷的板12的第一彩色带可视。在图3b中,水壶1倾斜为顶部远离用户。这意味着第二彩色带可视。可以理解,在此实施例中,伸长脊18和彩色带22、24绕水壶周向地延伸。当然,反过来,板12可以固定至水壶,使得当水壶绕其轴线旋转时颜色改变,或实际上板12可以以任何其它中间角度固定至水壶。
图4a和图4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带和第二带各自形成不同的各个图案。在图4a中,水壶1'倾斜为顶部最靠近用户。这意味着透镜印刷的板12'的第一图案带可视。在图4b中,水壶1'倾斜为顶部远离用户。这意味着的第二图案带12'可视。该实施例图示为每组带无需彼此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未经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8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