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区温控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8914.1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魏林立;周琴;邹小梅;罗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温控床,具体涉及一种可分段加热的温控床。
背景技术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主要技术,大面积烧伤患者多采用暴露疗法,采用红外线烤架照射患者体表,起到促进伤口愈合、保温的作用。但是红外线烤架的明显缺陷是,仅能照射患者朝上的暴露面,如需照射背部,需要患者翻身配合,给患者带来痛楚,同时不能对全身创面同时进行照射治疗。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硅晶沙空气射流悬浮床,利用空压机产生高压气体冲击沙子,使沙子和空气的冲力冲击床单面,产生浮力,将患者托起,实现悬浮功能,同时利用加热系统将沙子保持在设定温度,起到烘干伤口渗出液、保持皮肤表面干燥,使创面干燥结痂的作用。采用这种射流悬浮床,能对患者与床接触的背部进行加温治疗,可与红外线烤架共同构成治疗系统,针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全面治疗护理。
但是,目前使用的红外线烤架和射流悬浮床仍存在诸多缺陷:1.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创面渗出较多,现有的做法是在患者背部垫上无菌纱垫,1-2小时更换,但是患者仍然感觉背部潮湿、冰冷;2.红外线烤架烘烤的创面比较局限,烧伤病人休克期主要是平卧位,背部 烘烤不理想;3.射流悬浮床价格昂贵,单价在50-100W左右,一次仅能供一位患者使用,并且单次使用收取的医疗费用较高,多数患者无法承担;4.射流悬浮床的体积大,较为笨重,移动不方便,且需要辅助科室连接水路管道,使用前沙子需要预热1-2小时,使用非常不方便;5.感染期患者背部仍有渗出,患者因全身疼痛翻身不彻底,背部创面不能完全暴露或晾干,导致细菌滋生,加重创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替代现有射流悬浮床的分段式温控床,具有造价低、分段温控、使用便捷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区温控床,包括床板,在床板上方沿远离床板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气流腔、加热层和软垫,其中气流腔连接至抽气装置,气流腔的上表面分布有抽气孔;加热层分为不少于两部分,每一部分中均布设有电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流腔为矩形空心腔体,气流腔中由隔板分隔出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的气流腔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软管连接抽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流通道的另一端的气流腔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层和气流腔之间设置有弹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层为透气软质的上面层、透气软质的下面层以及侧面层构成的空心矩形腔体,在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均匀分布 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层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布设的电热丝分别通过继电器连接至一个控制器,继电器连接电源;控制器上还连接有键盘和显示屏,键盘和显示屏集成在设置于气流腔侧面的控制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软垫上与加热层中电热丝对应的位置均布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层和软垫之间设置有绝缘的滤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采用分段式温控的方式,能根据需要对创面及周边进行加热,操作准确简便,可根据患者创面分布情况、潮湿程度、耐受情况等设置合适的温度;
2.休克期患者全身湿冷,本方案能配合烤架形成汉堡式全方位的加温系统,对患者进行保暖,增强患者舒适感,使患者能顺利度过休克期;
3.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应用到病房中,使多数患者都可以使用;
4.使感染期患者背部创面保持干燥,避免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显示屏上的信息显示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软垫,2—滤单,3—弹性层,31—弹簧,4—气流腔,41—连接孔,42—抽气孔,43—隔板,44—进气孔,5—床板,6—抽气装置,7—显示屏,8—键盘,9—加热层,91—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硅晶沙空气射流悬浮床虽然在临床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缺陷也十分多,主要是其造价、使用价格都非常昂贵,一般患者难以承受,实际上并不实用,难以真正造福于广大患者。另外其使用前需要大量时间准备,也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进行配合才能使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和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能替代射流悬浮床的温控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8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