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冷暖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8894.8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代伯清;代蕲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伯清 |
主分类号: | E04D3/35 | 分类号: | E04D3/35;E04D13/17;E04D13/18;F24F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冷暖 屋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冷暖屋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方式,是在屋顶架设各种形式的太阳光热收集装置,如玻璃真空管、反光聚光装置、涂黑吸热金属吸热板、溶液干燥浓缩装置等,由于集热装置造价通常较高,大面积铺设时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广使用。而太阳能以光热热利用的方式居多。对于以透光方式为主的屋(棚)顶太阳能光热利用方式,更是只能以热利用方式为唯一利用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太阳能冷暖屋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冷暖屋顶,包括屋顶和吊顶板,所述的屋顶与吊顶板之间形成吊顶板上部空间,所述屋顶包括位于最上层的透光面板、位于下层的支撑板和铺设在透光面板与支撑板之间的波纹瓦,所述波纹瓦的上表面设置有除湿层,所述透光面板与波纹瓦上表面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吊顶板上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吊顶板上部空间内设置有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送风管和排风管,所述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与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连接,所述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与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另一端悬空,所述排风管一端悬空,另一端与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连接,所述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通过出气管与支撑板和波纹瓦下表面之间形成出气通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为室内送风的送风扇和用于将室内风抽出的排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包括显热换热器和与显热换热器连接的蒸发式冷凝器,所述的显热换热器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与送风管和排风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送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回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出气通道,所述出气管与面板出气通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顶板上部空间靠近进气通道入口一侧的墙壁上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通过一个三通阀与进气通道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屋顶建筑结合为一体,无需在屋顶另外布置太阳能集热装置,有效地节约了成本,有助于推广使用。通过透光面板和除湿层对空气进行加热除湿后送入吊顶板上部空间,达到“冬暖”的效果。通过过透光面板和除湿层对空气进行加热除湿后又通过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降温加湿送入吊顶板上部空间,并通过送风扇送入室内,达到“夏凉”的效果。采用此方式将太阳能的利用与屋顶建筑结合在一起,能够为住户建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屋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屋顶1和吊顶板2,屋顶1与吊顶板2之间形成吊顶板上部空间24,屋顶1包括位于最上层的透光面板3、位于下层的支撑板5和铺设在透光面板3与支撑板5之间的波纹瓦4,波纹瓦4的上表面设置有除湿层6。其中,透光面板3为双层单排孔聚碳酸酯透光板,波纹瓦4为玻璃钢波纹瓦,其上的除湿层6为内含氯化钙的聚乙烯醇凝胶层,支撑板5为聚苯乙烯挤塑板,其两侧都贴有铝面反光材料(图中未示出)。透光面板3与波纹瓦4上表面之间形成进气通道10,支撑板5与波纹瓦4下表面之间形成出气通道11,透光面板3上设置有面板出气通道20。吊顶板2上设置有用于为室内送风的送风扇16和用于将室内风抽出的排风扇17,吊顶板上部空间24内设置有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7,气流水蒸发冷却装置7包括显热换热器8和与显热换热器8连接的蒸发式冷凝器9,蒸发式冷凝器9上连接有进入管22和出水管23。显热换热器8通过进气管12与进气通道10连接,通过出气管13与出气通道11和面板出气通道20连接。蒸发式冷凝器9上连接有送风管14和排风管15,送风管14和排风管15设置在吊顶板上部空间24内,且另一端悬空。送风管14上设置有送风机18,排风管15上设置有回风机19,吊顶板上部空间24靠近进气通道10入口一侧的墙壁上设置有回风口21,回风口21通过一个三通阀25与进气通道10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伯清,未经代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8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遮阳篷的伸缩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抗压外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