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8141.7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忠;黄世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不同组装模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装置根据原本的机构设计通常只有一种摆设方式。举例来说,一般的网络路由器、机上盒等装置通常只能支持平放。但这无形中对使用者限制了摆设装置的弹性,有时甚至会造成收纳的困难。
此外,针对部分内建天线的无线装置而言,装置原本所支持的摆设方式反而降低其天线辐射效能,使得装置需要额外增设外部天线或是通过特殊的天线结构来改善其效能。然而,这些措施都可能增添产品的制造以及人力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可提供不同组装模式以支持不同摆设方式,是目前业界所致力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可提供不同组装模式以支持不同摆设方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座架。该壳体的一第一平面上具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壳体的一第二平面具有一第二连接部。该座架具有一第三连接部以及一第四连接部。在一第一组装模式当中,该座架通过该第三连接部与该容置槽的该第一连接部接合以固定于该容置槽当中。在一第二组装模式中,该座架通过该第四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接合以固定于该壳体的该第二平面,并与邻接该第二平面的一第三平面支撑该壳体。
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插槽,该第三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突起部,当该第一突起部被插入该第一插槽,该第一突起部卡合于该第一插槽内壁。
该第一插槽的内壁具有一开口,该第一突起部包括至少一插板,该至少一插板的一端具有一倒勾,当该至少一插板被插入该第一插槽,该倒勾扣合住该第一插槽内壁的该开口。
该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插槽,该第四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突起部,当该第二突起部被插入该第二插槽,该第二突起部卡合于该第二插槽内壁。
该第二突起部为一弹性部件,当该弹性部件被插入该第二插槽,该弹性部件止抵该第二插槽的内壁。
该弹性部件为一对末端具有倒勾的弹性杆体。
该第二突起部的一端包括一凸块,该凸块的外径大于该第二插槽于该机壳的表面开口处的内径。
该容置槽的位置远离该壳体的该第三平面并邻近与该第三平面相对的一第四平面。
该座架的该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四连接部的延伸方向。
该座架具有一接合槽,且该第四连接部形成于该接合槽,在该第二组装模式中,该接合槽与该机壳紧密相接。
该座架呈长条形,该接合槽形成于该座架的一长边,该接合槽的深度大于该座架的一短边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该第二组装模式中,该座架的该长边垂直该机壳的该第一平面。
该第三连接部形成于该座架的一上表面,在该第一组装模式中,该座架中与该上表面相对的一下表面与该壳体的该第一平面共面。
该第三连接部形成于该座架的一上平面,在该第二组装模式中,该座架中与该上表面相对的一下表面与该壳体的该第三平面共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及该第三平面相邻接,且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相邻接,使得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平面分别独立面向不同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在该第一组装模式中,该壳体单独通过该第一平面得到支撑,亦或该座架固定于该容置槽当中与该壳体结合,使得该壳体通过该第一平面与该座架共平面得到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在该第一组装模式中,该第一连接部可以是一第一插槽,该第三连接部可以是一相对于该第一插槽的一第一突起部,且该第一突起部上还包含一弹性结构,当该座架固定于该容置槽当中时,该第一突起部通过该弹性结构与该第一插槽紧密结合;亦或该第一连接部可以是一第二突起部,且该第二突起部上还包含一弹性结构,该第三连接部可以是一相对于该第二突起部的一第二插槽,当该座架固定于该容置槽当中时,该第二突起部通过该弹性结构与该第二插槽紧密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在该第二组装模式中,该座架固定于该第二平面与该壳体结合,使得该壳体通过该第三平面与该座架共平面得到支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在该第二组装模式中,该第二连接部可以是一第三插槽,该第四连接部可以是一相对于该第三插槽的一第三突起部,且该第三突起部上还包含一弹性结构,当该座架与该壳体结合时,该第三突起部通过该弹性结构与该第三插槽紧密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8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壳手机的天线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极化塑壳一体化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