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皮带张紧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954.2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傅剑舟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皮带 张紧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张紧轮,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皮带张紧轮,属于机械传动附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传动中,皮带传动应用非常广泛,为了保证传动可靠有效,安装皮带张紧轮非常有必要。传统的张紧轮功能部分(提供扭矩部分)设计由弹簧的两端勾头分别挂靠在弹簧支撑套和支板,这种结构的张紧轮的弹簧支撑套和支板上必须设计具有一定强度的限位块与弹簧勾头匹配(一般单侧为5mm左右,直径方向则为10mm);弹簧支撑套与中心轴套为一体式,考虑到强度问题,中心轴套结构尺寸不能设计的过小,由此造成了径向空间需求加大;在附件轮系中有时候需要张紧轮提供的扭矩较大,则需要考虑弹簧的直径,和弹簧整体外径加大,为避免弹簧扭转时两侧挂钩处应力集中,所需径向空间加大。由于以上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越来越紧凑的发动机附件轮系中,张紧轮的运用受到很大限制,传统方式采用液压张紧轮可以改善此窘况,但液压张紧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部分直径小,能够适用于紧凑的发动机附件轮系中的紧凑型皮带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型皮带张紧轮,包括皮带轮和连接皮带轮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弹簧支撑套和中心轴套,所述支板在与弹簧支撑套形成的空间内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为无勾头弹簧,且弹簧支承套与支板相对应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一块分别与弹簧头尾两端的截面相抵接的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与支板之间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支板之间设有阻尼件。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套的一端镶嵌于弹簧支承套上,所述中心轴套另一端与支板之间设有面板,面板与支板之间设有减磨板。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套上设有衬套。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轮的两侧均设有迷宫式防尘盖,皮带轮远离支板一侧的端面通过六角头带肩螺栓固定有防尘盖,且防尘盖设于迷宫式防尘盖外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簧支承套与支板上设置限位块,与无勾头弹簧的头尾两端的截面相抵接进行扭转,省去了原来弹簧勾头部分的空间,且中心轴套镶嵌于弹簧支撑套,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了弹簧支撑套的空间,使得功能部分直径变小,直径可以控制在60mm以内,甚至更小,能够在紧凑的发动机附件轮系中运用,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簧与支板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簧与弹簧支承套的装配图。
图中:1、弹簧支承套,2、支板,3、弹簧,4、减磨板,5、面板,6、中心轴套,7、衬套,8、迷宫式防尘盖,9、防尘盖,10、六角头带肩螺栓,11、皮带轮,12、阻尼件,13、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紧凑型皮带张紧轮,包括皮带轮11和连接皮带轮11的支板2,支板2上设有弹簧支撑套1和中心轴套6,中心轴套6上设有衬套7,中心轴套6的一端镶嵌于弹簧支承套1上,中心轴套6另一端与支板2之间设有面板5,面板5与支板2之间设有减磨板4;支板2在与弹簧支撑套1形成的空间内套设有弹簧3,弹簧3为无勾头弹簧,弹簧支承套1与支板2相对应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一块分别与弹簧3头尾两端的截面相抵接的限位块,弹簧3与支板2之间设有弹簧座13,弹簧座13与支板2之间设有阻尼件12;皮带轮11的两侧均设有迷宫式防尘盖8,皮带轮11远离支板2一侧的端面通过六角头带肩螺栓10固定有防尘盖9,且防尘盖9设于迷宫式防尘盖8外侧。
在使用时,弹簧支撑套1固定,支板2带动弹簧3预紧一定角度,随着弹簧3的转动,弹簧3将产生一定的扭矩和径向正压力,该正压力通过弹簧座13传递到阻尼件12,阻尼件12在一定的正压力作用下与支板2内腔进行摩擦,从而产生摩擦扭矩。由于弹簧3两端无勾头,且为外撑工作模式,在需要张紧轮提供较大扭矩时,弹簧3只需要略微增加钢丝直径即可满足,则节约了整个弹簧3外径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博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能增效发动旋转装置
- 下一篇:工程机械变速箱透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