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停气泵及其旋转式压力设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504.3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气泵 及其 旋转 压力 设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停气泵及其旋转式压力设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泵是各种充气物(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充气玩具等)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物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气泵可对充气物进行快速充气、保压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物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之气泵产品虽然具备前述充气、泄气和保压的基本功能,同时部分气泵也具备了自动停机功能,其自动停控制装置设置于气泵的壳体内,其包括有感应薄膜、微动开关、活动顶杆、推钮和压力弹簧,该推钮为单段式的推钮,即推动推钮时,该活动顶杆上移将感应薄膜顶起,从而可启动微动开关,当松开推钮时,由压力弹簧使活动顶杆复位,直到感应薄膜向下变形而触动微动开关时,该微动开关关闭,该微动开关控制电机的运行。
上述现有自动停控制装置虽然可实现自动停机的功效,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其使用性能上仍存在严重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目前的气泵实现自动停控制的结构复杂,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同时目前的气泵没有自动补气功能,当充气物自然泄气时,需要人工启动开关进行补气,且目前的气泵仅仅具有一个档,使得充气物充气后硬度固定,不能满足使用者根据需要调节充气物软硬程度的要求,给人们使用和操作带来不便和困扰。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停气泵及其旋转式压力设定装置,其能无级设定压力,从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软硬程度对充气物进行充气,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停气泵,包括有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低压鼓风装置、自动停控制装置及旋转式压力设定装置;该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充气物内部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第一气口内设置有单向阀;该低压鼓风装置具有第三气口,该第三气口连通前述第一气口;
该自动停控制装置包括有第一壳体、气压感应薄膜、顶推件、微动开关及衔接于顶推件与微动开关间以用于控制微动开关启闭的联动机构;该气压感应薄膜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将第一壳体内部分隔形成有彼此密闭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该第一空腔连通外界,该第二空腔连通前述第二气口;该顶推件设置于第一空腔内,顶推件的作用部伸出第一壳体,前述联动机构衔接于顶推件的作用部与微动开关之间;
该旋转式压力设定装置针对前述顶推件设置,其包括有第一螺杆件、螺母件及压力调节弹簧,该第一螺杆件具有螺杆部和设置于螺杆部一端的调节柄部,该螺母件包括有彼此连接成一体的螺母部及基板部,前述螺杆部沿顶推件的顶推方向适配于螺母部内,该基板部上开设有供顶推件的作用部穿过的让位通孔,该让位通孔内壁凸设有止挡部,前述压力调节弹簧套于顶推件的作用部外周,压力调节弹簧一端抵于顶推件上并其另一端抵于前述止挡部上,螺母件随着调节柄部旋转而沿螺杆部上下移动,压力调节弹簧随螺母件上下移动而伸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有摆动件、连杆、转动限位件、转动抵压件及旋钮件;该摆动件可来回摆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外,摆动件的第一端正对前述顶推件的作用部,摆动件的第二端与连杆的一端枢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动限位件的第一端枢接,转动限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外,转动限位件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部和复位弹簧;该转动抵压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外,转动抵压件具有用于抵压微动开关的抵压部和用于与前述限位部配合的定位部;该旋钮件带动转动抵压件转动,旋钮件通过扭簧安装于外壳上并外露于外壳;前述微动开关位于抵压部的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低压鼓风装置包括有第二壳体、叶轮、切换壳体以及带动叶轮转动的马达;该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隔板而将第二壳体内部分隔形成有进气腔和出气腔,隔板上设置有通孔,进气腔具有进气口,出气腔具有出气口;该叶轮位于出气腔内,叶轮的进风侧面正对前述通孔,前述出气口正对叶轮的出风侧面;该切换壳体位于第一气口和第二壳体之间,前述第三气口设置于切换壳体上,该切换壳体具有气道,针对该切换壳体设置有带动切换壳体活动使得气道切换连通进气口或出气口的第二控制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换外壳具有用于促使单向阀打开的凸部,当凸部处于抵压单向阀的状态下,该单向阀打开,且气道连通进气口,当凸部处于脱离单向阀的状态下,该单向阀关闭,且气道连通出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软起动和TCR滤波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高压温差发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