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玩具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6031.7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2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平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玩具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玩具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玩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市面上售卖的玩具车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玩家的对于车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的要求。
轨道玩具车是玩具车中的一种,以在导轨上行走为主。虽然目前的轨道玩具车能在弯度多变、起伏不平的轨道上进行快速行驶。但是难以在空间上复杂多变的轨道上行驶,容易出现翻滚导致无法行驶的现象。为保证轨道玩具车的正常行驶,只能将轨道的轨迹尽量简单化,因此显得枯燥乏味,难以长久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易产生厌倦感。
在之前已经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如公开号:CN203803109U,公开了一种轨道玩具车,该文献中提供了一种多样化设计的轨道玩具车,其可以在多变的轨道上行驶,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乐趣;而且整体结构简沽,外形美观,操作方便,只需按下后防撞杆,便可触发开关,可玩性及趣味性高。但是,此设计仍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轨道设计复杂多变,各种上下坡以及弯道设计容易使得玩具车由于车速过快而导致脱离轨道;2、当车体撞击到物体时,主要靠撞击力和惯性减速,容易对玩具车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轨道玩具车,其主要增加了两点设计:(1)、在车体前段设置有一个触发开发,该触发开关与制动系统连接;(2)、沿前后车轮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上设置有符合轨道边沿的轨槽。
具体为,一种轨道玩具车,其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前轮组和后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与设置在车体内的制动系统连接,在前轮组和后轮组沿车体底部中心线对称位置设置有可拆卸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沿一端有一圆柱形第一固定部分,远离上沿的另一端的设置有轨槽,轨槽上、下端设置有一延伸段的护沿、,在滑块中心处设置有一圆孔形第二固定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系统由触控组件、过渡件、接头组件以及同步铰链部分组成,所述触控组件通过过渡件连接于接头组件,接头组件由设置在接头组件上的齿轮连接同步铰链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铰链部分由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制动齿轮组成,所述驱动齿轮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连接分别第一从动齿轮和制动齿轮,其中,第一从动齿轮连接于制动齿轮并作为制动齿轮直接的制动传递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齿轮设置于车体底部,并在车体壳体外有一延伸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与车体上设置的卡槽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与车体上设置的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有一组,分别固定于车体底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开关与触控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触发开关可以有效的降低撞击后车体的车速,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2、轨道边沿卡于轨槽中,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玩具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玩具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块与车体安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解剖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道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玩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轨道玩具车,其包括车体1,设置在车体1上的前轮组3和后轮组4,所述车体1前端设置有触发开关2,触发开关2与设置在车体1内的制动系统连接,在前轮组3和后轮组4沿车体1底部中心线对称位置设置有可拆卸的滑块5。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滑块5上沿一端有一圆柱形第一固定部分6,远离上沿的另一端的设置有轨槽9,轨槽9上、下端设置有一延伸段的护沿10、8,在滑块5中心处设置有一圆孔的第二固定部分7。
如图6所示,所述制动系统由触控组件21、过渡件22、接头组件23以及同步铰链部分组成,所述触控组件21通过过渡件22连接于接头组件23,接头组件23由设置在接头组件23上的齿轮24连接同步铰链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平,未经陈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娱乐机器人卡扣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