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5977.1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杰;蔡绍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耀鹏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0 | 分类号: | B41F9/00;B41F9/06;B41F31/0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永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脑 套色 凹版 印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印刷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凹版印刷机只能完成单色或简单色调的凹印,难以做到速度快、印刷质量好的标准,无法满足大规模印刷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CN 2015925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利于油墨流动性与转移的凹印机印刷机构,包括机体、油墨盘、印刷部件、输纸部件以及干燥装置,所述机体包括机架和机座,所述机架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油墨盘设置在机架底部并固定在机座上,所述印刷部件设置在油墨盘上方,所述输纸部件设置于印刷部件一侧上方,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印刷部件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印机印刷机构还包括抽墨装置、搅拌装置以及油墨管,所述抽墨装置设置在油墨盘的一侧,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机架顶端,油墨盘、抽墨装置以及搅拌装置通过油墨管连通。上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盘位置为固定的,调制油墨和添加油墨步骤复杂,另外印刷部件的印版滚筒伸入油墨盘中的面积受到限制,印刷面积小、还容易导致溅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现油墨自动供给、印刷速度快的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包括机架、收卷组、放卷组和多组印刷组,所述收卷组、放卷组分设于机架两端,所述多组印刷组依次布置于收卷组与放卷组之间的机架上,每组印刷组具有印压装置、供墨装置和烘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压装置包括背胶轮和印版辊,该背胶轮可沿机架垂直升降与印版辊接触,该印版辊两端各设有一锥顶轴、并藉由该锥顶轴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供墨装置包括内油墨盘、外油墨盘、油墨循环装置,该内油墨盘套嵌套于外油墨盘内,且内油墨盘上开有与外油墨盘连通的溢流孔,该内油墨盘两侧分别开有一向下延伸的供锥顶轴伸入的让位孔。
进一步的,印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印版辊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供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内油墨盘和外油墨盘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丝杆、用于转动丝杆的手轮和与丝杆滑动适配的移动块,该丝杆垂直布置、移动块固定于外油墨盘上,藉由手轮转动丝杆以驱动移动块在丝杆上移动。
进一步的,油墨循环装置包括集油桶、进油管道、送油管道、送油泵和过滤网,所述外油墨盘通过进油管道与集油桶连通、内油墨盘通过送油管道与集油桶连通,该送油泵安装于送油管道上。
进一步的,过滤网将集油桶分隔成上、下两层,所述进油管道、送油管道分别与上层或下层连通。
进一步的,烘干加热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多组输送导辊和热风嘴,该输送导辊设置于烘干箱体内、热风嘴伸入烘干箱体内且与输送导辊相对布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可广泛适用于软包装材料印刷和纸容器包装印刷,该种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通过印压装置和供墨装置实现高速印刷;印版辊伸入内油墨盘的面积大,印刷速度快、在印刷相同面积的印刷品时可减少印刷组的设置,降低生产、设备投入成本,供墨装置的内油墨盘、外油墨盘通过油墨循环装置实现自动过滤、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印压装置和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烘干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包括机架100、收卷组200、放卷组300和多组印刷组400;收卷组200、放卷组300分设于机架100两端,所述多组印刷组400依次布置于收卷组200与放卷组300之间的机架100上,印刷组400具有印压装置1、供墨装置2和烘干加热装置3;
印压装置1包括背胶轮11、背胶轮升降机构12、印版辊13、锥顶轴14、印版辊升降机构,该背胶轮升降机构12驱动背胶轮11与可沿机架100垂直升 降,该印版辊13两端各设有一锥顶轴14、并藉由该锥顶轴14固定于机架100上,印版辊升降机构15与印版辊13连接用于驱动其在机架100上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耀鹏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耀鹏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5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