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软袋输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5407.2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10;A61M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型软袋 输液 接头 使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软袋输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渐发展,医疗器械类的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多数医疗器械均采用无毒塑胶制成,并限制为一次性使用。在点滴输液时使用的药品袋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其密封性要求自然很高。医院的一般做法是给药品袋配置输液接头来进行输液操作的。
然而,现有的输液接头在结构及组装方面都相对复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321650.2公开了一种“具有折断式外盖的非PVC软袋输液接头”,其包括设有胶塞孔的PC连接头、装设于胶塞孔内的胶塞及与PC连接头连接的折断式外盖。这种软袋输液接头的各个部分均系独立设计、生产,然后再进行组合装配才制得最终产品。上述这种分体式输液接头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由于胶塞与PC连接头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将胶塞放置在压胶塞孔内时,难免会出现胶塞松动,从而导致药液泄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其不仅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及装配,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符合环保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头及密封塞,所述连接头内部设有供药液流通的药液通孔,该药液通孔设有药液入口及药液出口;所述连接头内靠近药液出口的一端设有一阻隔该药液通孔的密封薄壁,该密封薄壁与连接头的该端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塞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靠近药液出口的一端端面贴设有一封盖该连接头的密封薄膜;该密封薄膜可防止外界灰尘落在密封塞上,可进一步增强该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靠近药液入口的端部设有用于与输液软袋相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及密封塞均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头平行间隔设置,且两个连接头的连接部连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成一体的连接部沿着两连接头的连线的两端均设置为楔形,该楔形设计有利于连接部与输液软袋的袋口更好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采用聚丙烯材料制得,所述密封塞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连接头和密封塞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可确保该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的密封性,还能简化其结构,便于制造及装配,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浪费的目的,符合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软袋输液系统,包括输液软袋及如上文所述的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该输液软袋与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采用热融工艺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软袋输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的仰视图。
其中:1、输液软袋;2、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21、连接头;22、密封塞;23、药液通孔;24、密封薄壁;25、连接部;26、密封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软袋输液系统包括输液软袋1及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2。
本实施例中所述简易型软袋输液接头2为双接头结构,即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接头,每个接头均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头21及密封塞22,所述连接头21采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制得,所述密封塞22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5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