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5183.5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亮;崔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艾派克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16 | 分类号: | B23K26/16;B23K26/3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 地址: | 5102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加工 烟尘 环保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尘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切割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尘。材料在激光高温影响下,会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物质因此激光切割烟尘对工人的健康和整个工作环境都是有害的。烟尘通过呼吸道侵入到人的肝、肺、心血管及血液中,严重吞噬着人类的健康。另外,由于切割烟尘中含有火星或者切割烟尘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须采用防火措施来尽量降低火灾的危险生。
现有激光切割设备中,产生的烟尘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于空气中,严重的污染了环境,损害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处理激光切割粉尘,减少大气污染的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烟尘收集模块和烟尘处理器,所述烟尘收集模块用过输送管与烟尘处理器的进气管连接,所述烟尘处理器包括正电极处理腔、负电极处理腔和过滤室,所述正极电处理腔的烟尘进口与进气管连接,所述正极电处理腔的烟尘出口与负电极处理腔的烟尘进口连接,所述负电极处理腔的烟尘出口与过滤室的烟尘进口连接,所述过滤室的烟尘出口与排气口连接,在所述正电极处理腔内排布若干正电极,在所述负电极处理腔内排布若干负电极,在所述过滤室内安装滤芯。
所述烟尘处理器的进气管处安装抽风机,在所述烟尘处理器上安装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线和反馈线与激光发生器连接,在烟尘处理器没有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激光发生器不工作;当烟尘处理器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激光发生器才能工作,保证了激光加工所产生的烟尘不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烟尘处理器的过滤室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线与抽风机连接,通过监控抽风机的开启或者关闭来判断所述烟尘处理器是否打开。
所述烟尘收集模块包括安装在激光发生器上方的集尘罩,所述集尘罩通过管道与进气管连接。
所述负电极处理腔与所述过滤室之间设置绝缘板,以避免发生触电等安全事故。
在所述负电极处理腔与所述过滤室通道之间安装至少一块引导板,用于将烟尘在过滤室的旁侧进来,形成旋流,提高过滤效率。
所述滤芯的虑径为100-300目。
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方法,基于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装置,在烟尘处理器没有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激光发生器不工作;当烟尘处理器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激光发生器才能工作;烟尘通过集尘罩收集后经管道从进口管进入烟尘处理器进行处理,烟尘在正电极处理腔中进行正电中和,然后进入负电极处理腔中进行负电中和,最后通过过滤室进行过滤。
其中,烟尘流量应控制4-5m3/分钟。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保证了激光加工所产生的烟尘不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以有效的处理激光切割产生的烟尘,避免其中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形成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加工烟尘环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正电极处理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正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艾派克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艾派克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5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带及胶带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溶剂法连续碳化及精馏生产β-萘酚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