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口声学信号接收器的悬浮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5035.3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朋;庄平;耿智;黄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口 声学 信号 接收器 悬浮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资源监测信号接收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声学遥测是广泛应用于动物的电子标记遥测系统,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最早用于研究自然环境个体行为的手段之一,并且随着行为学家、生态学家、工程师与设备制造商的持续合作而不断发展。声学遥测系统的特点是每个声学标记具备唯一的编码,通过声学标记传输编码信号,无需回捕被标记的动物,可实现个体行为的连续研究。利用沿途布设信号接收网络,可以监测被标记动物的“出现/未出现”事件,记录其活动时间,最后可以统计分析其活动的速度、地域范围和迁徙路线。水生动物在不同的生活史时期经常会发生长距离的迁移和短距离的昼夜节律运动,通过声学遥测可获得水生动物在水深喜好性、昼夜运动差异、运动速度和方向、洄游等方面的信息。声学遥测系统包括2部分:发射装置和监测装置。发射装置即为声学标记,用于植入动物体内或者附在体外,只要不脱落,获得了标记的地理位置即获得了水生动物的定位。监测装置的功能是在有效范围内接收声学标记发射的带有编码信息的声学信号,获得被标记动物的定位和其他信息。监测装置一般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其中移动式监测装置包括带有显示屏的监测器和放入水中的听筒,监测人员可以将监测器放在船舱中,直接观察声学标志信号的显示与否。固定式监测装置包括置于水中的接收器,一般情况下,接收器置于岸边铁架上或者系于水中灯标上,被标志的水生动物经过时,固定式监测装置就会记录数据,但这些方法应用在水流较大的河口时,需要耗费很大的财力和人力。为了获得更好的监测效果,根据对比实验,将固定式监测装置悬浮于水体下面2米处,可以获得较好地监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口声学信号接收器的悬浮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采用接收器、保护罩、缓冲垫、泡沫平台、信号杆、旗帜、灯泡、风能蓄电池、泡沫球、链环、沉子、转环、绳索和锚,其特征是接收器置于保护罩中,在接收器与保护罩之间垫上缓冲垫,在保护罩外面用绳索绑好;泡沫平台置于水面上,泡沫平台中间固定一根信号杆,信号杆顶端挂一面旗帜和一个灯泡,灯泡由置于泡沫平台上的风能蓄电池供电;泡沫平台下面用绳索连接一个八字形转环,八字形转环下面依次连接带保护罩的接收器、链环和沉子之后放入水中;泡沫平台用绳索与一个泡沫球相连,泡沫球用绳索系于锚上。接收器数据读取时,靠近泡沫平台,用长柄钩子钩住接收器下面的链环,将接收器捞出水面放在船上,用数据线连接接收器和电脑,然后读取存储卡中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和装置可靠,可以保护听筒和节约人力与财力,而且读取数据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带保护罩的接收器示意图;
图2声学信号接收器的悬浮固定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采用接收器2、保护罩1、缓冲垫3、泡沫平台6、信号杆12、旗帜11、灯泡4、风能蓄电池5、泡沫球13、链环9、沉子10、转环7、绳索14和锚15;接收器2置于保护罩1中,在接收器2与保护罩1之间垫上缓冲垫3,在保护罩1外面用绳索绑好;泡沫平台6置于水面上,泡沫平台6中间固定一根信号杆12,信号杆12顶端挂一面旗帜11和一个灯泡4,灯泡11由置于泡沫平台上的风能蓄电池5供电;泡沫平台6下面用绳索连接一个八字形转环7,八字形转环7下面依次连接带保护罩的接收器8、链环9和沉子10之后放入水中;泡沫平台6用绳索与一个泡沫球13相连,泡沫球13用绳索14系于锚15上。
实施例二:按照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保护罩1采用不锈钢做成的笼式保护罩。
实施例三:按照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接收器2放入水中距水面2米处。
实施例四:按照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泡沫平台6采用直径1米的圆柱形大型泡沫平台,泡沫平台中间固定一根信号杆12,高度2米,杆顶端挂一面红色旗帜和一个10瓦的红色灯泡,红色旗帜和灯泡可以分别在白天和晚上给过往船只提供警示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5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转换装置和电力转换方法
- 下一篇:适合低电压操作的电荷泵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