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4549.7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静;韩国强;陈立;陈雨生;田家宝;杨志敏;郑忆南;陈潇;李春来;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双层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设计新颖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分包一同施工,为防止上部结构施工和下部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发生高空坠物伤害等危险情况,需要在拟建建筑物外设置硬隔离防护装置,但是采用传统的单层硬隔离装置,如果有一些尖锐构件,则很容易损坏,发生高空坠物等危险情况;直接在工字钢上铺设脚手板,约束较大,挠度和转角较小,不能很好地对高空坠物起到缓冲作用;高度较低,不知道的人容易走上去,不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层隔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层硬隔离容易损坏、对高空坠物的缓冲作用较小以及预警力度不够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双层隔离装置,包括:
间隔铺设于楼板上的悬挑梁,所述悬挑梁的端部伸出所述楼板形成悬空段;
垂直设于所述悬空段的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沿所述悬空段间隔设置;以及
固定设于所述支撑立杆上的双层隔离组件。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有益效果:
一,缓冲:由于上层隔离组件和悬挑梁是通过支撑立杆连接的,相比于直接铺在悬挑梁上约束较少,挠度和转角较大,对于高空坠物起到缓冲的作用。
二,双保险:即使一些尖锐构件损坏了上面一层隔离组件,由于“双层”硬隔离的设计,尖锐构件不会穿过双层隔离装置坠落至地面。
三,预警:不同于较低的单层硬隔离,“双层”设计使得硬隔离高度较高,防止不知道的人轻易走上去被坠物砸伤,相当于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离组件包括:
支撑架体,包括横纵交错连接的横杆和纵杆;
铺设于所述支撑架体上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立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均为钢管,所述挡板为竹笆或木板。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悬挑梁与所述楼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和加固件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预埋在楼板内的几字型预埋件,所述几字型预埋件在楼板上形成供所述悬挑梁穿设的门形夹持框;
填充于所述悬挑梁和所述门形夹持框之间的填充件。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
设于所述悬挑梁上表面的上夹持件;
设于所述楼板底面的下夹持件;
穿设所述上夹持件、楼板和所述下夹持件的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和底部均螺合有适配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夹持件和所述下夹持件为双拼槽钢,所述双拼槽钢具有供所述螺栓穿设的缝隙;所述缝隙上还压制有压制板,所述螺栓穿设所述压制板并螺合于适配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有限位钢筋,所述限位钢筋设于所述支撑立杆内,且垂直固定于所述悬空段上。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垂直设于所述悬挑梁的悬空段外沿的带安全防护网的围栏。
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垂直设于所述围栏底部的挡脚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中支撑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中悬挑梁和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剖视图;以及
图7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隔离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主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的侧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离装置包括:悬挑梁1、支撑立杆2和隔离组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4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