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针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4334.5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童冰星;向龙;李海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吊针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输液器是由简单的输液瓶与输液管组成,利用输液瓶中药业的静水压力来把药液输入病人体内,这种输液系统简单且被广泛使用,但是却常常因为疏忽而使得药液输完后针头仍没有被及时拔出而造成血液的回流,对医务人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于病人来讲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市场已有的电子衡器点滴报警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输送液瓶(袋)到换液时的重量值可以预先设定,将电子衡器点滴报警器挂在输送液瓶(袋)与吊架之间,依据输送液瓶(袋)到换液时所设定的重量值,达到所设定值时就会开始报警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换(停)药液。此种方法对于输液瓶或者是输液袋的重量难以把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点滴报警装置,该装置能在药液将要输完时发出警示,从而避免药液瓶空瓶时的血液回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吊针报警装置,包括:连接于吊针的输液管插头的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电极板连接的报警电路模块,报警电路模块包括:电路封装板,置于电路封装板内的电极板,置于电路封装板上并电连接于电极板的报警电路接头,置于电路封装板上并连接于电极板的LED灯;靠近输液瓶口处并位于电极板下方设置有输液孔,上述输液孔与电极板间留有一段液柱。
前述的一种吊针报警装置,电极板上设有: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三极管,二极管。
前述的一种吊针报警装置,电极板上设有:μA741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μA741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三极管VT1,二极管VD。
前述的一种吊针报警装置,导线印刷于吊针的针管管壁中。
前述的一种吊针报警装置,电极板采用碳材料。
前述的一种吊针报警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电极板的音乐集成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在药液快要输完时能发出警报,避免病人血液回流,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2)电路简单,且电路仅采用简单的基本电路元件,结构清晰;3)报警电路为模块化设计,独立封装,装卸方便,可二次开发,升级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针管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模块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模块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 电极板,2 针管,3 报警电路接头,401 μA741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402 μA741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5 电路封装板,6 电路板,7 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吊针报警装置,包括:连接于吊针的输液管插头的电极板1,通过导线与电极板1连接的报警电路模块,报警电路模块包括:电路封装板5,置于电路封装板5内的电极板1,置于电路封装板5上并电连接于电极板1的报警电路接头3,置于电路封装板5上并连接于电极板1的LED灯7,靠近输液瓶口处并位于电极板1下方设置有输液孔,上述输液孔与电极板1间留有一段液柱,从而为发出报警到取下插头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还包括:连接于电极板1的音乐集成电路模块。电极板1上设有:μA741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401,μA741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402,三极管VT1,二极管VD。导线印刷于吊针的针管2管壁中。电极板1采用碳材料。
μA741运算放大器,美国仙童公司实用新型,是世界上第一块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广泛流行,直到今天μA741运放仍是电子学科中讲解运放原理的典型元器件。 其作为历史最悠久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性能可靠,价格低廉,目前市场价格单块价格约为1元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4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