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测试仪整体式测试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4137.3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振辉;汤玮宁;裘晓虹;李原;方霆;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组件 缺陷 测试仪 整体 测试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探针,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测试仪整体式测试探针。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采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在线测试仪,其测试探针按正负极为两组,每组5根探针紧密排列。在各种不同规格组件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组件引出线的间距,相应调整探针与引出线的接触点位置。由于测试仪的工作电流较大,期间如果探针与引出线的接触稍有偏差,就会引起电弧打火,导致背板和汇流条击穿,探针内部弹簧烧断,组件测试图像不显示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测试仪整体式测试探针,解决了以往探针用量大、打火现象多、背板、汇流条引出线易受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测试仪整体式测试探针,包括支架、导电柱、接线簧片1、弹簧3、导电片、垫片4;支架包括第一绝缘板7、第二绝缘板8和第三绝缘板9,第二绝缘板8和第三绝缘板9相互平行且未接触;第二绝缘板8上设有两个通孔;第三绝缘板9在第二绝缘板8两个通孔的轴线方向上对应设有两个通孔;第一绝缘板7与第二绝缘板8、第三绝缘板9垂直固接;两根导电柱分别贯穿于第二绝缘板8和第三绝缘板9的通孔轴线相互重合的通孔中,且两根导电柱的轴线方向与第二绝缘板8和第三绝缘板9所在平面方向相互垂直;导电柱的一端套有螺母2,螺母2的内螺纹和与导电柱的外螺纹进行配合,且螺母2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孔径;在第二绝缘板8上所设通孔与螺母2之间设有垫片4,且垫片4的内径大于导电柱的轴径,垫片4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孔径;第三绝缘板9上的通孔处设有垫片4,垫片4套在导电柱上,且垫片4位于第三绝缘板9与第二绝缘板8相对的表面上,且其外径小于通孔的孔径;两个导电柱位于第二绝缘板8和第三绝缘板9之间的部分套有弹簧3;导电柱的另一端固连有导电片,导电片在与两个导电柱连线平行的方向上设有倒角;两个接线簧片1分别焊接在两个螺母2上;外部电源线的分别焊接在两个接线簧片1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板为有机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板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电柱为铜螺柱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电片为铜片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电片焊接在导电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通孔为长方形过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生产线因生产不同规格的组件而需要调整探针位置时,作业员工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组件引出线正负极间不同的间距,沿固定导电柱的两块绝缘板上所开设的长方形通孔位置水平方向左右移动探针,以使得探针的下落位置正好落在组件引出线的正负极上。生产线运转,组件进入测试暗室运动到预定位置后,触发光电开关,组件停止动作,此时上方的伸缩气缸带动整体式探针垂直下落,探针底部焊接的铜片与组件引出线接触给组件通电,测试室外的操作员工控制暗室相机动作,拍摄组件的红外图像,以判断组件是否有缺陷。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探针用量减少:由原来的10根针体减少为2根导电柱。
(2)打火现象减少:改进后,由于接触点从原来的单点接触改变面接触,因而打火机率减少了99%以上,既提高了正常生产时组件EL测试的效率,又减少了材料和设备、物料损坏的机率。
(3)探针损坏减少:EL测试探针整体式改进绝对性地降低了探针的更换次数。改进前,由于探针和汇流条点接触打火现象较多,几乎每天都要更换1根或2根因打火而烧断弹簧的探针,降低了流水线的生产效率。改进后,探针改用导电柱,探针和汇流条接触改为面接触,电弧打火的现象基本杜绝,在线安装使用后,至今一年的时间从未发生过损毁现象,不但节约了物料采购成本,还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4)背板、汇流条引出线受损的可能性降低:改进前,因探针和汇流条点接触打火现象较多,而每天都会有部分组件的背板及汇流条引出线被电弧打黑,甚至有些组件的背板和引出线被电弧烧穿成洞,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物料的浪费。改进后,电弧打火现象基本杜绝,未再出现以上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架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接线簧片;2-螺母;3-弹簧;4-垫片;5-铜片;6-铜螺柱;7-第一绝缘板;8-第二绝缘板;9-第三绝缘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4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触头
- 下一篇:光伏智能接线盒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