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上料台架平托取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3353.6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广民;黄德伟;彭旭朝;彭磊;翟忠智;黄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6 | 分类号: | F27D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5601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台架 平托取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上料台架取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炉上料台架平托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棒型材等生产线生产中,由于产品规格的多样性及节能的要求,热送越来越多,设备设计的缺陷逐步显露出来,由于合同订单的增多增加了设备运转的负荷时间,设备损坏的程度也在日趋严重。上料台架挡料臂及上料出口辊道频繁出现故障及事故,严重影响上料及轧制节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目前大型轧钢厂的加热炉区自动控制方面较为稳定,控制程序及液压系统较为先进,但是有在调试投产后不断开发新品种及轴承钢的生产量增大、生产节奏加快,加热炉区的温度也在不断增大。上料台架在热送钢时,钢的温度在600度以上,经常将上料台架液压系统中的管路、液压缸及密封等烧坏,造成液压油外喷着火,经济损失严重。由于生产任务的增加,3吨重钢坯从上料台架自由滑落砸辊道的频率的增加,造成辊道底座及横梁变形辊道、平行度无法找正、动力不足带不钢坯、辊道被砸断等故障率倍增。同时还严重影响到热送率,影响上料及出钢节奏从而影响到品种钢(轴承钢等)要求的加热温度而造成次品、废品等产品质量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很有必要对现有的上料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保证上料的正常运转,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炉上料台架平托取料装置,便于维护及操作,能有效的保护设备,避免热送时温度高造成烧坏设备、着火及辊道被损坏无法上钢等事故,保证上料的顺利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炉上料台架平托取料装置,包括两套平行设置的底座、横移小车、安装在横移小车两端的两套取料臂、用于驱动取料臂的升降液压缸和用于驱动横移小车运动的横移液压缸,所述两套底座分设于上料辊道两侧、且延伸方向与上料辊道的上料方向相同,所述横移小车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安装在矩形框架结构两端的第一支座和安装在矩形框架结构中部的第二支座,所述取料臂中部与第一支座上端铰接,下端与水平安装在矩形框架结构上的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横移小车每端设置两套车轮与底座上表面滚动配合,所述横移液压缸水平设置、且其活塞杆端部与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中部的第二支座铰接。
所述取料臂为L形结构,其拐角处与第一支座上端铰接,所述矩形框架结构两端分设两套水平安装的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的轴线方向与横移小车运动方向相同,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取料臂较短段的下端铰接。
所述横移液压缸借助于基座水平安装在上料辊道前方、且其轴线与升降液压缸的轴线平行,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支座铰接。
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为三角形板状结构。
所述上料辊道两侧还设有剔废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由液压系统及机械传动机构实现,远离热送时热钢区域,在温度适中的环境下适于对设备进行点检及维护,拆卸简单方便,减少了备件消耗,降低了使用及备件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操作情况一目了然,易发现问题及隐患,维修方便、快捷,解决了因热送红钢时将设备烧坏及着火引起的设备损坏,辊道长时间被砸造成架子变形、辊道断裂的事故隐患及备件消耗的问题,使用稳定性及可靠性强,同时避免了因上料节奏的影响造成的加热温度达不到而产生次品、废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车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取料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在附图中:2、剔废架;3、上料辊道;4、上料台架;5、钢坯;6、横移液压缸;7、升降液压缸;8、矩形框架;9、取料臂;10、横移小车;11、底座;12、车轮;13、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3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立窑烟囱用湿式降尘装置
- 下一篇:耐火辐射元件及工业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