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锡粉制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3311.2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4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保;贾元波;梁小燕;李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朗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锡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锡粉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焊锡粉制备机。
背景技术
焊锡粉作为一类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电子、冶金、能源、宇航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随着现代工业对焊锡粉的粒度、纯净度、形貌等方面的性能要求逐渐提高,虽然传统焊锡粉的制备方法如水雾化、气雾化和离心雾化等技术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阶段,但由于工艺方法决定的粉体特性诸如颗粒尺寸、粒度分布、粉末几何形状等方面却难以满足某些领域对高性能焊锡粉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锡粉制备机,制造所得的焊锡粉纯度高、氧含量低、球形度好、粒度分布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雾化室,雾化室内设有中转炉,中转炉通过管路与雾化室外的熔锡炉连接,中转炉连接流量管,流量管正下方设有超声雾化装置,超声雾化装置包括超声功率发生器,超声功率发生器连接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上设有超声工具头,超声工具头连接振动盘,雾化室的下方设置有焊锡粉接收器,雾化室的侧壁上设有冷却氮气输入管。
优选地,超声换能器为空气耦合超声振动换能器,包括螺栓、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变幅杆、转换套筒、振动板和粘接在振动板上的耦合层,后盖板和变幅杆通过螺栓将依次套设在螺栓上的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变幅杆联接夹紧,转换套筒设置在变幅杆的前端,振动板和粘接在振动板上的耦合层设置在转换套筒的前端。
优选地,管路中设有流动氮气输入管。
本焊锡粉制备机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所制备的粉末具有纯度高、氧含量低、球形度好、粒度分布均匀等优点。
2、设备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3、能量消耗小、利用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势。
4、超声雾化法具有环保、节能、低碳、卫生等显著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锡粉制备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耦合超声振动换能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锡粉制备机包括雾化室5,雾化室5内设有中转炉3,中转炉3通过管路2与雾化室5外的熔锡炉1连接,中转炉3连接流量管4,流量管4正下方设有超声雾化装置8,超声雾化装置8包括超声功率发生器,超声功率发生器连接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上设有超声工具头,超声工具头连接振动盘6,雾化室5的下方设置有焊锡粉接收器7,雾化室5的侧壁上设有冷却氮气输入管9。
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为空气耦合超声振动换能器,包括螺栓9、后盖板10、压电陶瓷片11、电极片12、变幅杆13、转换套筒14、振动板15和粘接在振动板15上的耦合层16,后盖板10和变幅杆13通过螺栓9将依次套设在螺栓9上的后盖板10、压电陶瓷片11、电极片12和变幅杆13联接夹紧,转换套筒14设置在变幅杆13的前端,振动板15和粘接在振动板15上的耦合层设置在转换套筒14的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管路2中设有流动氮气输入管。
使用时,氮气从流动氮气输入管输入到管路2中,利用管路2中的氮气压强作用促使熔锡炉1中熔融状态的锡液连续不断地向雾化室5内的中转炉3中输送,中转炉3再通过下方的流量管4排出,排出的锡液滴到雾化装置8的振动盘6上,超声功率发生器激励超声换能器,使作为换能器负载的超声工具头振动,超声工具头带动振动盘6振动,把熔化了的金属通雾化,由于雾化室5中的温度较低,雾态的锡液高温差条件下被迅速凝固而形成粉状或块状即成为锡粉,锡粉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方的焊锡粉接收器7中,收集起来即成为金属粉末。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朗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朗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3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