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纱机限位计量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2794.4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清;陈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3/32 | 分类号: | D01H13/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计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并纱机限位计量机构。
背景技术
并纱机是纺织行业常用机械,用于将棉、毛、绢、化纤等单纱及细纱管纱并成股纱,以供捻线使用。并纱机的计量机构不仅用来实时测量并纱长度,还用来将纱线更平稳更顺畅地导入到后续环节。
现有技术中,纱线移动速度较快时,容易产生一定抖动,从而造成传感器测量的误差,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由于纱线需稳定经过传感器,所以两端均需导纱装置的牵引,结构复杂,不易生产和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传感器测量无误,且结构简单易生产的并纱机限位计量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并纱机限位计量机构,包括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端中央的导纱轮、设置在导纱轮下方的切刀座、设置在切刀座下方的过纱瓷、设置在支座下端中央的若干并纱锭、固定于支座下端侧面的传感器支架、固定在传感器支架外侧边缘下方的若干传感器、与传感器数量对应并分别设于传感器下方的导纱杆以及导纱杆下方的若干纱筒,此外还包括设置在支座上的计量显示仪和控制开关,所述导纱轮的轮路、切刀座的刀路和过纱瓷的瓷眼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传感器的纱路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限制纱线走向的限位瓷眼。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纱线不仅移动稳定顺畅,而且在传感器处为上下两端得到限位,使得纱线即使高速移动,计量结果也准确无误,不会给后续工作带来任何不便;此外,本设计结构简单,极易生产和维护,相对现有技术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2-导纱轮;3-切刀座;4-过纱瓷;5-并纱锭;6-传感器支架;7-传感器;8-导纱杆;9-纱筒;10-计量显示仪;11-控制开关;12-限位瓷眼。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并纱机限位计量机构,包括支座1、设置在支座1上端中央的导纱轮2、设置在导纱轮2下方的切刀座3、设置在切刀座3下方的过纱瓷4、设置在支座1下端中央的若干并纱锭5、固定于支座2下端侧面的传感器支架6、固定在传感器支架6外侧边缘下方的若干传感器7、与传感器7数量对应并分别设于传感器7下方的导纱杆8以及导纱杆8下方的若干纱筒9,此外还包括设置在支座2上的计量显示仪10和控制开关11,所述导纱轮2的轮路、切刀座3的刀路和过纱瓷4的瓷眼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传感器7的纱路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限制纱线走向的限位瓷眼12。
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中,纱线经过传感器7时,由于受到传感器7上下两端的限位瓷眼12的限制,不会产生任何抖动和位移,从而确保计量数值准确无误。整个纱线路径的设计均为近乎直线的大角度,无明显拐角,纱线移动稳定顺畅,易生产更易维护,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2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进纱装置的屏蔽外壳
- 下一篇:粗纱机导条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