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诊断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803.8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延珍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255036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诊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诊断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诊断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超声诊断床多为固定式诊断床,结构简单,缺乏功能性。对于做完手术只能躺着的病人来说,如需进行头颅及下肢超声检查则需从护理人员帮助调整检查部位,不仅费时、费力,对重症患者也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还会直接影响超声诊断结果。在进行超声诊断时,需要患者保持固定的姿势,对于儿童或没有自控能力的人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很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检查诊断床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诊断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声诊断床,包括滑板、床架、胳膊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所述滑板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滑板的长度等于或短于床架的长度,在所述滑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开口向下的方形槽,槽内装有前后设置的若干定向轮,在床架相应的两侧边设有供所述定向轮前后移动的U型槽,所述方形槽和所述U型槽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定向轮的直径,为了使滑板能够更容易前后滑动,方形槽和U型槽之间须留有缝隙。
所述滑板和床架通过可使滑板前后移动的电动推杆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装在床架上,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在滑板的背面;通过电动推杆的作用使得滑板相对于床架实现前后移动。
所述床架外侧装有控制电动推杆伸缩的按钮,实现了滑板能够自动化的移 动,使得超声诊断人员的操作更加便捷。所述滑板的正面两侧设有把手,所述胳膊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与所述滑板两侧的把手相连接,所述胳膊固定器位于腿部固定器的前面,如果人躺着滑板上后就可以通过固定器将手脚全部固定在滑板上。
在所述床架的前端设有支撑横杆,在滑板的背面焊有一个竖向联动杆,联动杆端部加工有螺纹,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以螺栓装在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联动杆端部穿过电动推杆伸缩端的通孔,以螺母紧固连接。电动推杆带动联动杆前后移动,联动杆再带动滑板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床架与滑板之间的相对滑动。
所述胳膊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均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在相应固定板上的绑紧带,所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上均铺设有一层海绵层,海绵层的设置使得被固定的人感觉更加舒服。所述固定板的背面有圆环,所述圆环套在滑板的把手上,所述圆环的内径大于所述把手的外径。
所述圆环的内径比所述滑板两侧的把手的外径长0.1-1cm。
所述胳膊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还包括销钉,所述固定板背面的圆环上设有孔,所述把手上有若干孔,所述圆环上的孔的直径与所述把手上的孔的直径相等,且均与所述销钉相配合。圆环的孔与把手的孔相对应,销钉插入圆环的孔与把手的孔后,将圆环与把手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将固定器固定在把手上。
所述把手上的若干孔前后排列且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绑紧带为宽带,所述宽带的宽度为5-8cm,所述宽带的中部与相应的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宽带的两端采用子母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通过固定器可实现对儿童或没有自控能力的人的固定作用,又能通过控制按钮实现对其进行前后移动作用,有利于超声诊断人员顺利完成工作,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把手、胳膊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床架的侧视图。
图中:1、滑板;2、把手;3、定向轮;4、方形槽;5、固定板;6、绑紧带;7、联动杆;8、圆环;9、孔;10、U型槽;11、支撑横杆;12、电动推杆;13、按钮;14、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诊断床。
一种超声诊断床,包括滑板1、床架、胳膊固定器和腿部固定器,滑板安装在所述床架上,在所述滑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开口向下的方形槽4,槽内装有前后设置的若干定向轮3,在床架相应的两侧边设有供所述定向轮前后移动的U型槽10,方形槽和所述U型槽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定向轮的直径,为了使滑板能够更容易前后滑动,方形槽和U型槽之间须留有缝隙。
如方形槽高度为3cm,U型槽的高度为3cm,定向轮的直径为7cm,定向轮的上面紧挨方形槽的顶部,定向轮的下面紧挨U型槽的底部,方形槽与U型槽之间的缝隙为1cm,滑板能够较容易前后滑动,方形槽和U型槽之间留有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延珍,未经王延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叩诊装置
- 下一篇:头颈部复合辐射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