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659.8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原;戚桂悦;侯汝权;陆善彬;吴志佳;年志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26 | 分类号: | B60N2/2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郭耀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式 儿童 安全 座椅 无极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家庭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儿童在乘坐汽车时常常需要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位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它是一种提供儿童舒适乘坐并具有安全束缚功能的婴童设备。但儿童座椅普遍采用分体式,其安装不方便甚至操作复杂,而且使用的空间有限。为了有效克服分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来满足3-12岁儿童乘员安全约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在省去常规安装问题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乘员安全约束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主要包括座椅上下板、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箱体。所述的座椅上板用于安装座椅垫以支撑儿童的身体,在乘车过程中保持舒适的姿势而座椅下板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座椅,防止在行车过程中座椅不牢靠;所述的齿轮齿条在升降调节时齿轮带动一对齿条间的相对运动,使两个相互平行的齿条间能够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升降功能如图2所示;所述的蜗轮蜗杆用于高度调节的动力输入方向的转变和锁止,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自锁性能好的特点;所述的箱体用于装饰和保护齿轮齿条结构,起到外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1.该新型不用时可以隐藏于成人座椅中,使用时配合成人安全带使用,不需要安装,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满足法规所要求的不同年龄儿童乘员的安全坐姿要求。
2.该新型安全座椅无极升降结构在升降调节过程中具有连续性,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实现锁止功能,可以使安全座椅上板的四角同时升降,时刻都能使上板四角接受支撑,伸缩范围大,容易调节,原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1)、(7)座椅上下板;(2)、(3)齿轮齿条;(4)、(5)蜗轮蜗杆;(6)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主要包括座椅上下板、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箱体。它的升降系统主要使用了齿轮齿条(2)、(3)的基本运动原理以保证齿条(3)能够伸长或缩短,使整个升降过程中都具有连续性;它的自锁系统采用了蜗轮蜗杆(4)、(5)自锁原理以保证在升降过程中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实现锁止功能。其目的是为了坐垫能够实现空间竖直方向上任意位置的固定,从而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乘员安全约束要求。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图2为齿轮齿条(2)、(3)结构,考虑到装配时要保证机构基本原理的实现,整个机构强度的加强以及不引起机构的运动干涉,齿轮齿条(2)、(3)升降系统采用了交叉方式连接。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其工作原理流程:蜗杆(5)沿1方向旋转,带动蜗轮(4)沿2方向转动,蜗轮(4)带动轴和齿轮(2)的转动,齿轮(2)转动转化为齿条(3)的相对滑动。上齿沿4方向运动,下齿沿3方向运动,从而使两个相互平行的齿条(3)距离加长,实现座椅上板(1)的上升运动。相反,则实现座椅上板(1)的下降运动;座椅上板(1)受力将载荷传递到齿条(3)上,而齿条(3)将力传给齿轮(2)和齿轮轴,齿轮轴有转动的趋势,受到径向的力,而轴将径向力传递给蜗轮(4),从而利用蜗轮蜗杆(4)、(5)的自锁原理进行自锁。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因为前排安全气囊在碰撞时容易导致儿童伤亡,在后排位置两侧时,汽车的侧面碰撞对儿童的伤害较大。因此,座椅下板(7)通过螺纹钉固定在汽车后排座椅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