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品分析测试的消烟除尘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194.6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李正章;赵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贵;张怡 |
主分类号: | B01D47/08 | 分类号: | B01D47/08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容振全 |
地址: | 570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分析 测试 除尘 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烟除尘装置,具体是一种油品分析测试的消烟除尘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IP501-2005《用灰化、熔融、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残渣燃料油中Al、Si、V、Ni、Fe、Na、Ca、Zn、P的试验方法》及ASTM D482-13《石油产品灰分试验方法》,在进行油品试验时,需要将样品置于坩埚中,于电炉上在较低的温度下缓慢加热焦化、炭化,最后经高温灼烧,直至剩余无机物。
目前,在测试后,测试人员通常直接打开马福炉,等待测试中产生的有害烟雾自然排放并消散,这样的排放方式长期保持的话会对测试人员的身体有所损害,而且在排放后对测试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尤其在排放后还需要将实验室处于通风状态让烟雾自然消散,存在使拖延测试时间、对测试人员身体造成损害和污染测试环境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品分析测试的消烟除尘复合装置,采用水雾分离的方法,将空气中的烟尘粘附在水雾中使其与空气分离,然后将除尘后的空气从排风管道排出,解决了测试后烟雾排放对测试人员造成的身体危害和对测试环境造成的污染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油品分析测试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品分析测试消的烟除尘复合装置,包括通风橱、马福炉、喷淋复合装置和排风机;在通风橱内设置马福炉,在通风橱的排风管道内中部设有喷淋 复合装置和排风机,测试结束后打开排风机,将马福炉内产生的烟雾从排风管道内经喷淋复合装置过滤后排出;
所述喷淋复合装置由水管、双螺旋离心喷嘴、过滤毛毡、支架、水池、水泵、溢流阀、调节阀、清洗阀、止回阀、进水阀和挡水板构成,在排风管道前部设置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数排螺旋柱、过滤毛毡、支架和水池,所述水管上设有数个双螺旋离心喷嘴,当烟雾从排风管道排出时,双螺旋离心喷嘴在水泵的压力下将水由轴向进入喷嘴,经螺旋柱体上的两条螺旋槽旋转喷出,烟雾在水雾作用下与空气分离,烟尘在水雾作用下落在过滤毛毡上过滤清除;在水池末端设置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由多块直立折板组成,可让带有水滴的空气中在挡水板中曲折前进,由于惯性作用可使水滴粘附在挡水板上形成水膜,最终流入水池,在水池下方设有进水阀、水泵、调节阀、溢流阀、止回阀和清洗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水雾分离的方法,将空气中的烟尘粘附在水雾中使其与空气分离,降低烟雾污染率,有效提高测试工作效率,具有操作便捷,使用安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风管道纵向剖视放大图。
图中:1、排风管道,2、通风橱,3、马福炉,4、水管,5、双螺旋离心喷嘴,6、挡水板,7、排风机,8、水池,9、进水阀,10、止回阀,11、清洗阀,12、调节阀,13、水泵,14、溢流阀,15、支架,16、过滤毛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油品分析测试的消烟除尘复合装置,包括通风橱2、马福炉3、喷淋复合装置和排风机7;在通风橱2内设置马福炉3,在通风橱2的排风管道1内中部设有喷淋复合装置和排风机7;如图2所示,所述喷淋复合装置 由水管4、双螺旋离心喷嘴5、过滤毛毡16、支架15、水池8、水泵13、溢流阀14、调节阀12、清洗阀11、止回阀10、进水阀9和挡水板6构成,在排风管道1前部设置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数排水管4、过滤毛毡16、支架15和水池8,所述水管4上设有数个双螺旋离心喷嘴5,在水池8末端上方设置挡水板6,所述挡水板6由多块直立折板组成,测试结束后打开排风机7,将马福炉3内产生的烟雾从排风管道1内经喷淋复合装置过滤后排出;在水池8下方设有进水阀9、水泵13、调节阀12、溢流阀14、止回阀10和清洗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贵;张怡,未经何志贵;张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