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索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0969.8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魏进;来庆专;吴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支护中,通常采用预应力锚索对周边的岩土体进行加固,传统的预应力锚索采用对止浆环内外部分分别注浆的方法,这样对内锚固段的锚固长度及质量要求较高,在预应力张拉时容易对内锚固段造成破坏;同时,一般情况下锚索的钻孔深度较深,钻孔范围内会会出现地下水,传统的装置很难将地下水彻底排除钻孔,会稀释注浆的浓度,不能保证锚固段混凝土的强度,而当钻孔深度相对较浅时,钻孔内空气含量较高,如果不能将孔内的空气排出,会使锚固段注浆不密实,有气孔的产生,也会导致锚固段混凝土强度下降。
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后进行注浆封孔,目前常用的注浆封孔的方法是预留孔口通过注浆系统注浆,这种预留孔容易堵塞,并且需等待注浆结束后,才可以进行封锚,这使得封锚的时间较长,造成钢绞线的锈蚀,影响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次注浆的方式,有效的保证锚固段的密实度及质量,避免补浆时的浆液浪费,更好的减小预应力锚索的应力损失,使施工更加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锚索,包括止浆环、锚固段注浆管道和若干钢绞线,止浆环中心开有锚固段注浆孔,且锚固段注浆管道穿过锚固段注浆孔与止浆环密封连接在一起;锚固段注浆孔的周围开有若干钢绞线孔,且钢绞线穿过钢绞线孔与止浆环密封连接在一起;钢绞线的外侧套设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与止浆环密封连接,另一端设有注浆装置;波纹管的外侧还设有土工布,土工布的一端与注浆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止浆环的外周密封连接;止浆环上还设有返浆孔,且返浆孔位于波纹管和土工布之间。
进一步地,钢绞线穿过钢绞线孔的长度大于锚固段注浆管道穿过锚固段注浆孔的长度,且钢绞线穿过钢绞线孔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外套筒,外套筒内套设有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内套筒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和张拉段注浆孔。
进一步地,波纹管与注浆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设在内套筒上,且波纹管上与第二通气孔和张拉段注浆孔对应处均开有与其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土工布与注浆装置连接的一端套设在外套筒上,且土工布上与第一通气孔对应处开有与其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当使用时,预应力锚索穿过设置在岩孔或土孔周围的锚镦,底板卡在锚镦外侧,所述锚镦上设有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通气管道以及与张拉段注浆孔连通的张拉段注浆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绞线为四根,与其对应的钢绞线孔为四个。
进一步地,返浆孔的直径为5cm,外套筒的直径为25~30cm,内套筒的直径为20cm,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和张拉段注浆孔的直径均为5cm。
进一步地,内套筒比外套筒长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止浆环和返浆孔,分两步进行注浆,利用内锚段注浆系统对锚固段进行注浆时,利用以浆排水、以浆排气的原理,钻孔内部的水以及空气会沿着预留的返浆孔排出,水泥浆会充满锚固段以及张拉段的土工布与波纹管的夹层,这样既保证了锚固段的浆液不会沿着止浆环与钻孔壁的缝隙渗到张拉段,也会保证张拉段不会出现由于岩土体内部结构松散架空或者破碎引起的孔隙中漏浆的状况,还可以保证锚固段质量,有效的保证锚固段的密实度。
进一步地,由于首次注浆的部分包括内锚固段以及张拉段的夹层部分,这样等效的认为锚固段与钻孔壁的接触部分增加,在锚索张拉时,力的传递扩大到整个钻孔壁,增加了周围岩土体的受力范围,更能保证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质量,避免了由于土体与内锚固段间松动导致的预应力锚索松弛现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装置安装在钻孔口附近,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注浆方法的可行性,首次注浆与二次补浆完全分割,彼此不会产生影响,能够保证再次补浆时波纹管内填充密实,防止锚索张拉部分受腐蚀破坏,避免补浆时的浆液浪费,更好的减小预应力锚索的应力损失,使施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浆环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装置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桩车的压桩机构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管桩桩位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