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在汽车车门上的锁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887.3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汪祥;洪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36 | 分类号: | E05B77/3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汽车 车门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上的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汽车车门上的锁体构件。
背景技术
车门上的锁体内部结构,主要有棘轮、棘爪、底板组成。在上锁过程中,车门上的锁扣会撞击棘轮。如果锁体中没有缓冲或止挡结构,锁扣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越过棘轮全锁位置,继续向上运动,直到撞击到底板后停止。在撞击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影响车门关门的声音品质。
为了消除噪声,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锁体内设计缓冲结构。传统的缓冲结构一般布置在锁体豁口的鱼嘴处。为了避让缓冲块,饰盖上需要有相应的凸起特征。使得锁总成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大,不利于锁总成在整车上的布置和减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止挡件集成在棘轮上,结构尺寸小,利于锁总成在整车上布置的一种用于安装在汽车车门上的锁体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汽车车门上的锁体构件,包括底板、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和所述棘爪分别通过安装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棘轮和所述棘爪都能够绕着相应的所述安装轴转动;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外部的车门锁扣进入的豁口,所述棘轮包括用于与所述车门锁扣配合的棘轮凹槽,所述棘轮上还凸起设置有用于棘爪配合的棘轮锁止端,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棘轮锁止端配合的棘爪锁止槽;当所述棘轮锁止端与所述棘爪凹槽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棘轮处于锁止位置;在所述棘轮上还设置有用于阻止处于所述锁止位置的所述棘轮继续转动的止挡件,当棘轮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止挡件顶紧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侧壁,当所述棘轮锁止端与所述棘爪凹槽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止挡件顶紧在所述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件一体成型在所述棘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棘轮配合的T形端部和用于与所述底板配合的配合端部,在所述棘轮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T形端部安装在所述T形槽内,所述配合端部连接在所述T形端部上,并伸出于所述T形槽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还包括凸起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棘轮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棘轮锁止端之间,所述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棘爪包括棘爪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棘爪主体部一端的棘爪自由端部,所述棘爪自由端部朝向所述棘轮侧倾斜设置,所述棘爪锁止槽形成在所述棘爪主体部与所述棘爪自由端部之间,并且所述棘爪锁止槽的宽度在从其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变宽。
进一步地,在所述棘轮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棘轮复位弹簧,在所述棘爪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棘爪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止挡件集成在棘轮上,当棘轮锁止端与棘爪凹槽处于配合状态时,止挡件顶紧在底板上,阻止棘轮继续转动,从而阻挡锁扣继续上下运动,碰撞底板。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构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了结构尺寸,并能够避免锁扣撞击底板产生噪音,提高了整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构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棘轮上配置有止挡件的示意图;
图3为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底板; 11-豁口; 12-侧壁;
2-棘轮; 21-棘轮锁止端; 22-棘轮凹槽;
23-第一凸起部; 24-第二凸起部; 25-T形槽;
3-棘爪; 31-棘爪锁止槽; 32-棘爪主体部;
33-棘爪自由端部; 4-安装轴; 5-车门锁扣;
6-止挡件; 61-T形端部; 62-配合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式拖拉机驾驶室门撑机构
- 下一篇:手机防盗锁开关装置